伍小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伍小平

人物简介中国实验力学家。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工程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1938年2月生,武进人。主要从事实验力学领域的研究,着重全息、散斑、云纹等光电图像检测的理论、技术及在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基于同步辐射等技术的细观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等。

伍小平在实验理论和测试技术领域中进行了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作出卓越的贡献,对科学发展和工程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物生平1938年2月生于天津,原籍江苏武进。

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

1960年9月至今任教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

1984年至1986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作访问学者,

1996年9月至12月在英国威尔士卡地夫大学作访问研究员。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成就伍小平在实验理论和测试技术领域中进行了具有开创性研究工作,率先对激光散斑空间运动规律进行了系统化的理论研究,纠正了原有理论的错误,给出了严格的分析和公式。同时首次导出以微分形式描述空间光场的三个基本方程,在更高层次上概括了以往光学中的定理和定律。

提示了激光散斑衍射谱与材料疲劳损伤的相关性。发展了部分相干光散斑干涉的统计分析。创新发展了光学方法及图像处理相结合的多种测试技术,提出用散斑干涉做非接触式随机振动和冲击测量技术、水洞中船用螺旋桨在水动力作用下变形测量技术、用于细观变形场的显微全息光弹性技术、显微全息散斑技术和显微白光彩色散斑计量技术等,研制了新型电子散斑干涉仪,首次获得构件运动的多点时间历程信息。发展了水洞中船用螺旋浆在水动力作用下变形测量新技术,为新一代螺旋浆的研究提供重要数据。突破传统模式,研制新型电子散斑干涉仪,受到国内外重视。

开展了用同步辐射光进行材料内部损伤演化的研究,为认识细观层次的力学行为及其规律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与合作者一起发表了《空间散斑的运动规律》、《反射体运动、变形及波长变化时的波长强度变化》等论文。[1]

所获荣誉1979年、1983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0年获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

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