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1.抗日女杰——李林

李林,福建尤溪县人,1915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被侨眷领养,侨居印度尼西亚。1929年回国,1933年就读上海爱国女中,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并立下“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铮铮誓言。193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抗日救亡青年团”。同年,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赴太原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举办的国民师范学校军政训练班,任特委宣传委员兼女子第11连党支部书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坚决要求到前方杀敌。她苦练杀敌本领,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武艺。11月,任雁北抗日游击队第8支队支队长兼政治主任,率部深入敌后与日伪军展开斗争,勇敢坚定,机智灵活,指挥有度,接连获胜。1938年春,改任整编后的独立支队骑兵营教导员,率部驰骋雁北、绥南与日伪军作战,屡建战功。贺龙称赞她是“我们的女英雄”。后当选为晋绥边区第11行政专员公署委员。
1940年4月,日伪军集中1.2万兵力,对晋绥边区进行“扫荡”。晋绥边区特委、第11行政专员公署机关和群众团体等500余人被包围。为了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她不顾怀有3个月的身孕,率骑兵连勇猛冲杀,将日伪军引开,自己却被围困于小郭家村荫凉山顶。26日,在腿部和胸部多处负伤后,仍英勇抗击,毙伤日伪军6人。被日伪军包围后,她宁死不屈,用最后一发子弹射进喉部,壮烈牺牲于平鲁县(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年仅25岁。中共中央妇委发出唁电,高度评价她的英雄业绩,称她“不仅是我们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而且是全国同胞所敬爱的女英雄”。
2.前曲阜师范学院副院长1903年生,山东省莱阳县(现山东省莱阳市)人。原名李仲翔。193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曾先后担任过中共山东省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山东省交通局局长,中央组织部高级研究班党支部书记,陕北公学分校党总支委员、山东纵队民运部部长和鲁南区党委委员、民运部长,山东分局组织部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局委员兼组织部部长。建国后,先后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兼工委书记,旅大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书记、副市长,浙江省委常委、监委书记,青岛医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曲阜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政协山东省委员会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第四届山东省委员会副主席。因病于1987年4月5日在济南逝世,终年84岁。
3.李四光之女女。蒙古族。1923年10月生,原籍湖北黄岗,生于北京。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物理学家。1944年毕业地广西大学机械系。1948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物理冶金硕士学位,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历任中国科学院冶金研究所副研究员,原子能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二机部194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超导室主任、研究员,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中国核学会理事、中国核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青联第二届副主席,全国妇联执委、常委,三、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50年代从事球墨铸铁、微量硼替代低合金结构钢中的镍及铬合金、包头铁矿的耐火材料腐蚀问题等研究,为国家建设起了一定作用,并在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60至70年代从事核反应堆材料与元件的辐照操作研究,为我国生产反应堆、核潜艇反应堆等作出了一定贡献。1980年曾得到Tc=23K的A15NB 3Ge薄膜并提出成相规律,获得国际同行的好评。1987年至今开展了高温超导薄膜与器件的研制,达到国际水平,发表论文百余篇,获1991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2年国家科技奖二等奖。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如今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5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李四光之女。
4.歌手

外号:旺财
身高:1.78
星座:天蝎
民族:汉族
职业:学生
籍贯:四川南充
喜欢的运动:足球,游泳
最爱的人:父母
最开心的事:和朋友在一起弹琴唱歌
最擅长的乐器:吉他
最喜欢的乐队:Limp Bizkit;Linkin park;Pink Floyd;信乐团
爱好特长:吉他;作词、.曲;MIDI;美术
性格:内敛中蕴含张力;腼腆中略带开朗;豁达中不失细腻 ;刚毅中饱含深情
历程:快乐男声济南三强;四川电视歌手大赛通俗组金奖 ;2007年新浪春晚;2007风云新人
李林大事记:
2007年2月15日 新浪博客春晚——音乐短片《假如》
2007年4月20日 快乐男声济南赛区预选赛
2007年4月27日 快乐男声济南赛区50进10
2007年5月3日 快乐男声济南赛区10进1
2007年5月18日 快乐男声突围赛
2007年5月20日 湖南卫视《音乐不断歌友会》
2007年6月1日 音乐风云榜风云新人沈阳赛区预选赛
2007年6月3日 音乐风云榜风云新人沈阳赛区首唱会
2007年6月19日 音乐风云榜风云新人济南赛区新闻发布会
2007年6月30日 2008北京奥运会“奥运节拍——《青春之火》”大型演唱会
2007年7月5日 第一届罗莱之夜时尚风云榜
2007年8月13日 南充歌友会
2007年8月16日 南充演唱会
2007年8月30日 中北国际毕业汇报演出
2007年9月15日、16日 音乐风云榜风云新人24强淘汰赛
2007年9月20日 音乐风云榜风云新人24强见面会
2007年9月29日 迎奥运,魅力南充演唱会
2007年10月4日、10月5日 第五届珠海音乐沙滩派对
5.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男,1955年11月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70年初中毕业后进入云南省医疗器械厂工作;1972年12月应征入伍,在原昆明军区11军31师服役,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荣立三等功)后退伍;1980年1月至8月在云南省参事室工作。
1980年9月考入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1984年7月毕业并获法学学士学位;1984年8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法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师从吴大英教授学习,1987年7月毕业并获法学硕士学位;1987年研究生毕业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理学研究室工作,同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法理学专业成为在职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仍是吴大英教授,1990年8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93年8月至1995年3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作访问学者,并在哥大国际关系学院东亚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项目。
1992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97年晋升为研究员,1999年担任法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2000年担任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999年2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助理兼科研处长、党委委员,2001年1月调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4年9月调回法学研究所任副所长,现任法学研究所所长。
社会兼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主问题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宣部、司法部中高级领导干部学法讲师团成员,中央国家机关讲师团、北京市讲师团、上海市法制讲师团等成员,建设部立法顾问,北京市依法治市顾问,司法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
学术历程
1984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攻读硕士学位以来,开始了法理学、立法学、比较立法学、人权理论、法治理论、宪政民主理论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其间,有关于法理学基本范畴的问题,如《关于法的本质的思考》、《试论对我国法律系统的系统分析与运筹》、《立法价值及其选择》等;有属于立法学方面的重要问题,如《立法助理制──强化立法专门化的保障》、《质询制度比较研究》、《论法律废止》、《立法听证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立法修正案比较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立法发展》、《关于我国立法权限划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21世纪中国立法发展趋势》等;也有属于人权与法治理论方面的问题,如《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初论》、《论人权与公民权》、《国际人权与国家主权》、《人权概念的外延》、《论合法行为》、《论适用法律的法律行为》、《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制》、《法治的理念、制度和运作》、《实施依法治国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还有属于宪政民主方面的问题,如《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一国两制"与香港基本法》、《中国宪法与人权保障》、《立法权与立法民主化》、《由革命中的领导到宪政中的执政》、《宪政与执政党的执政方式》等。
1984~1987年,主要从事法理学基本问题中的法的本质、法律行为等问题研究;1987~1991年,主要从事立法学和比较立法学等问题的研究;1992~1995年,主要从事人权理论研究;1996年至今,主要从事立法、法治、人权和宪政民主问题研究。
先后参与完成的重要项目有:国家"七五"项目《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依法行政研究》(1990~1993)、国家"八五"项目《人权理论与对策研究》、《国际人权两公约研究》、《立法法研究》、《宪政与法治研究》、《宪法比较研究》、《民主问题研究》、《司法中的人权保障──防止酷刑研究》等。
1985年发表第一篇论文《应当统一理解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第一部专著是1991年出版的《立法机关比较研究》,同年还出版了合著《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1992年出版了合著《比较立法制度》、《当代人权》,主编出版了工具书《国际人权文件与国际人权机构》,1993年出版了独著《法制的理念与行为》、合著《依法行政论》,1996年主编出版《当代人权理论与实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7年主编出版《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人权研究》(内部出版,第二辑),1998年合著出版《立法法研究》、《中国立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度》、《宪法比较研究》、出版合译著作《权利的时代》,1999年主编出版《依法治国与廉政建设》、《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人权与司法》、《人权与宪政》,2000年主编出版《人权与21世纪》,2001年主编出版《依法治国与法律体系建构》,2003年出版独著《走向宪政的立法》,2004年出版合著《法治与党的执政方式研究》,主编出版《法治与21世纪》。20年来,共出版论著、译著等近30部,发表论文90余篇,内部研究报告60余篇。
获奖成果包括:《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1994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优秀成果奖;《人权理论与对策研究》,1997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优秀成果奖;《"一国两制"与香港基本法》、《中国人权百科全书》、《关于中国加入国际人权两公约的研究报告》,2000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成果奖;研究报告《切实做好对香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的备案审查工作》、《应当重视对香港基本法的解释》,1997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信息奖;论文《立法价值及其选择》1996年获得中国法理学研究会优秀论文奖;专著《比较立法制度》1996年获得法学研究所优秀成果奖。
主要学术观点
关于中国法理学的看法。中国法理学的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从演绎的角度看,它的理论前提较难系统地、逻辑地、科学地推导出法理学一整套价值、范畴、规范;从归纳的角度看,它又不能通过部门法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从中概括出法理学生长所需要的东西,并用来指导部门法学,因此部门法理学、法哲学的出现势所必然。形象地讲,中国的法理学处在一个"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尴尬境地。改变这种局面的主要出路,在于寻找中国法理学的根,或者叫做"原生点"。在这个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之前,中国是很难产生世界级法理学大师的。
关于立法学。立法学至少应当包括立法原理、立法主体、立法体制、立法程序、立法技术、立法监督和解释、立法行为等部分。目前我国的立法学研究,最欠缺的是立法原理、立法行为研究。过去10多年中,在立法研究方面做得领先一些的是:立法主体中的立法机关、立法助理制度研究,立法体制中的立法权限划分研究,立法程序中的会期制度、听证制度、质询制度、法律修改、立法民主化等的研究,以及立法价值、立法发展、立法与全球化等的研究。
关于人权和法治。1991年即撰写内部报告,建议中国应当使用人权概念,高举人权旗帜,加强人权保护。此后,对人权的概念、人权与公民权、人权与文化、国际人权与国家主权、人权与宪法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在法治方面,认为依法治国主要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如何用不同的方式说服领导人和群众,接受法治,实施法治。中国社会接受法治是一种功利性的、趋利避害的选择,而不是理性思维结果,因此主要应用功利的方法去推进依法治国,解决如何实施和实现依法治国的问题。法制改革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内部条件,必须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通过立法改革、行政执法改革、司法改革、强化监督、更新法律观念等,完成中国法制改革;领导重视、群众参与和政治体制改革学习,同时借鉴、吸收人类法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使之与中华文明结合、交汇起来,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外部条件。内部研究报告《建议采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法》,对将"法制"改为"法治"起了些许作用。
关于宪政民主。法理学对现实的回应以及与现实的结合,必然导致包括民主、自由、人权、法治、宪法等在内的宪政问题,这些范畴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研究法理学问题,应当与这些相关范畴结合起来,法理学才能底蕴,有深度和广度。研究民主问题,应当把民主的本质与民主的实现形式区别开来看待,把民主建设与依法治国、人权保障结合起来,与宪政结合起来,用宪政理念、架构和运行机制来整合建设法治国家的一系列要素。
代表论文
《关于法的本质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年第3期;
《立法修正案比较研究》,《法学研究》1991年第6期;
《国际人权与国家主权》,《中国法学》1993年第1期;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合著),《中国社会科学》中文版1997年第2期,英文版1998年第2期;
《关于我国立法权限划分的理论与实践》,《法学研究》1998年第5期;
《立法权与立法的民主化》,载《法治论衡》第一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从领导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宪政阐释》,《学术界》2002年第3期;
《宪政与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法治与党的执政方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出版。
主要学术著作
《立法机关比较研究》,独著,人民日报出版社1991年出版;
《法制的理念与行为》,独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出版;
《比较立法制度》,合著,群众出版社1992年出版;
《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出版;
《当代人权理论与实践》,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主编之一,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出版;
《人权与宪政》,主编之一,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出版;
《依法治国与法律体系建构》,主编之一,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出版;
《走向宪政的立法》,独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版;
《法治与党的执政方式研究》,合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出版。
法制讲座情况
1997年中央政治局法制讲座执笔人之一,题目:《"一国两制"与香港基本法》;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学习讲座课题组成员,题目:《法学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2000年中央政治局法制讲座课题组成员,题目:《西部大开发与中西部发展的法治保障》;2002年12月26日中央政治局第一次学习课题组成员、主要撰稿人之一,题目:《认真贯彻实施宪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3年9月29日中央政治局第八次学习主讲人之一,题目:《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4年4月26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学习课题组成员、主要撰稿人之一,题目:《法制建设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4年4月为中央党校全体学员讲授"五个当代"讲座,题目:《当代中国的依法治国与政治文明建设》。此外,还先后为黑龙江省、辽宁省、安徽省、山西省、云南省、江苏省、广西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建设部、司法部、新华社、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等省部级单位以及若干地市级单位的领导干部做法制讲座。
6.农业专业技术专家
李林,女,1952年3月生,山东沂水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7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系。现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植物病理研究室主任。主要社会兼职为:山东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山东省微生物学会理事。
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粮食作物根病及保护地蔬菜病害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并完成省科委课题6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近年来主持完成省科委课题“蔬菜灰霉菌抗药性、杀菌剂残留检测及治理技术研究”,参加“山东日光温室系统技术工程研究”和“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东部沿海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已获国家专利1项,申报国家专利2项,研制新产品1项并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蔬菜灰霉病治理技术被科技部列为“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在《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等国家和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15篇论文获省优秀学术成果奖。编著出版《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山东新型日光温室蔬菜系统技术研究与实践》、《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等9本书籍。
7.演员1938年,入满洲映画协会任演员。1945年后,相继任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参演影片《松花江上》,《海霞》等。
8.电台主持人2007年毕业于济南大学,06年12月份在济南第27中学实习教师,07年2月份在山东电台实习,07年8月在马鞍山电台生活故事广播工作至今。曾经主持《体坛纵横》《音乐夜沙龙》《健身运动会》《都市单身男》,等节目。
9.北京理工大学教师李林[3],男,汉族,47岁。1984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同年留校任教,现为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光电工程系第一教研室副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全国光学和光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会员,中国兵工学会会员,SPIE会员,长春光机所学报《光学精密工程》编委。

自1984年毕业留校任教以来,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工作上。每年都担任本科生的《应用光学》和《光学设计》的授课教师。参与编写了最新版本的《应用光学》和《工程光学》教材,主持制作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CAI课件和习题试题库,并由此获得了校级优秀教学软件CAI二等奖。主持制作了《应用光学》电化教学教材,《应用光学》两次获得校级一类课程称号和教学集体一等奖。
近五年主要教育教学工作有:主讲本科生《应用光学》,主讲本科生《光学设计》,主讲本科生《工程光学》,主讲博士生《计算机辅助光学设计的理论与应用》,主讲硕士生《现代光学设计》,主讲大专生《摄影光学》,主讲大专生《眼镜设计》等课程。取得的教学和教育成果有:
1.《应用光学》(兵总95重点教材),第二作者,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此教材为本课程现用教材,获2003年国防科技优秀图书奖。
2.《计算机辅助光学设计的理论与应用》,第一作者,国防工业出版社,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2002年。
3.《工程光学》,第一作者,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应用光学》(英文版),第一作者,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即将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5.《现代仪器仪表设计(光学设计篇)》,第一编者,科学出版社,2003年。
6.《应用光学与光学设计课程的改革》获2000年北京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个人二等奖。
7.《眼镜设计》,第一作者,内部教材,2000年。
8.《摄影光学》,第一作者,内部教材,2002年。
近五年每年都承担指导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工作,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从事有关光电仪器设计、计算机辅助光学CAD、光学设计、光学检测、优化设计及自动设计软件编制的科研工作,近5年来已经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有:飞行仿真头位跟踪视景显示系统、OTF标准望远镜研制、地球模拟器光学系统设计与计算、视场仪计量标准、光电仪器总体设计评估与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巡航导弹末制导微光摄像系统论证设计、舞动轨迹测量仪研制、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近红外成像系统研制、系列体视变倍系列显微镜设计、微机用光学设计软件包研制及改进、复杂光学系统全局优化技术的研究、非球面检测系统的研制、军用光电系统智能化自动光学设计的研究、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设计、太阳定标系统光学设计、超大规模印刷电路光刻机系统设计等数十个科研项目。获得过部委级科技奖5次如下:
1、1995年“光电仪器总体设计评估与模拟试验技术研究”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2、1997年“视场仪计量标准”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3、1998年“OTF标准望远镜研制”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4、1999年“飞行仿真头位跟踪视景显示系统”获国防科工委科技一等奖。
5、2000年“准直式地球模拟器” 获国防科工委科技三等奖。
10.中国科学院院士(已故)物理学家。女。蒙古族。原籍湖北黄冈,生于北京。1944年毕业于广西大学。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材料物理学研究。50年代在球墨铸铁、微量硼钢、包头铁矿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奖。50-70年代承担核反应堆燃料元件、材料的腐蚀、辐照损伤等研究任务,参与建成核潜艇生产堆等。70年代末开始从事超导薄膜的研制,获得23K的A15Nb3Ge,提出第二相Nb5Ge3 稳定A15Nb3Ge亚稳相的机制;在国内率先制成高温超导YBa2Cu3O7 薄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1.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男,1955年生,陕西省城固县人。陕西省委党校新闻大专、经济管理本科毕业。从事共青团专职宣传工作7年、新闻工作24年,2005年底被国家新闻总署全国高级评审委员会评为主任编辑职称。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台湾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西安中铁一局《铁路建设报》社。新闻作品15篇获一年一度的省部级政府新闻奖;艺术简历及业绩刊于:《陕西文化名人大辞典》、《中国专家人名辞典》第十三卷、2006年《中国城市年鉴》以及《中国记协网》、《中国报业网》、《雅昌艺术网》、《世界艺术品网》等互联网。同时获“首届全国铁路百优新闻工作者”、“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 、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 、“中华书画艺术精英” 、“中华当代文人艺术家” 、《二十一世纪著名书画家》等称号。
书法作品2005年后30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
2007年月11月入选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文联、中央文明办、中央电视台、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职工艺术节“潞安环能杯”全国职工书法美术作品展览;
2005年11月书法入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电视台主办的《cctv第二届杏花村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作品集》;
2007年11月中旬,创作的《福娃》书法选刻在2008米长的“奥运庆功纪念碑”上。
2007年月12月创作的《福娃》被北京奥组委授权媒体——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奥运书画征集活动组委会开展的“全球华人笔墨丹青迎奥运”活动中被收藏
2005年8月在《世界华人艺术网》上以“中华书法艺术家李林”为题展出,11月获第九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金奖;
2005年8月书法获首届全国新闻界书法大展获入围奖并编入《铁笔流韵》书法集;
2006年书法入编《中国城市年鉴》(该年鉴首次推介全国书画家52人,陕西仅李林一人);
2006年书法入编《中国收藏》杂志;
2007年9月艺术简历、书法作品入编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编辑的、以指导收藏市场的《700位画家书画作品收藏指南》等;
2008年元月获上海榜书研究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榜书大赛优秀奖。
12.山东画院画师现为山东画院画师,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泰山国画研究院副院长。擅长山水画,遍游祖国名山大川,黄山、华山、三峡、神农架、峨眉山、恒山等都留下画家的足迹,尤以画泰山著称,上百次进泰山写生,其笔下的泰山,形神兼备,或山势峥嵘,或白云飘渺,或流泉飞瀑,或古松苍苍,无不流露出泰山的灵气韵味,雄浑中透露出秀美。作品曾获山东省山水画大展三等奖,山东省主人翁风貌展二等奖,“泰山杯”全国书画大赛国画一等奖,首届吴道子艺术馆中国书画名家大赛优秀奖等。92年在台湾台中市举办过 《三人山水画展》、97年在泰安博物馆举办了由山东省美协主办的《二人国画展》,并多次参加国际国内交流,不少作品被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展出和收藏,多家报刊、杂志、电视台均有报道,2002年应泰安市政府邀请为马来西亚华人商会会议室创作大型山水画《泰山雄姿》。其人其作已被《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山东省美术家大词典》等大型辞书收录。
13.辽西北志愿者1981年出生于沈阳市苏家屯农村
汉族
中共党员
2004年,沈阳大学统计学本科毕业
2004年-2006年,参加辽西北计划,在朝阳喀左一所中学任数学教师
2006-2008年,2年到期后续签辽宁省三支一扶计划金融类,在朝阳信合工作
2008年结束志愿者生涯后,以无名的身份创办激情燃烧的岁月论坛,为信合基层人员服务。
兼任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网论坛管理员、农信大家谈论坛版主、信合范文网宣传部负责人。
14.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所研究员1961年5月生,山东省人,1983年华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0年6月至1992年5月在美国纽约外立大学作博士后研究,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主要从事生物大分子酶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研究。他在对糖代谢调节中起关键作用的一个双功能酶即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酯酶的研究中,阐明了该双功能酶的酯酶催化的三元基机制、底物抑制和产物激活的动力学机制;揭示了该酶两个活性部位与底物结合和催化有关的一系列关键的氨基酸残基;克隆了鸡肝双功能酶的cDNA,首次报道了非哺乳动物肝脏双功能酶的序列,比较并揭示了这种酶和哺乳动物双功能酶性质上的重大差异及其中一些差异的结构基础。他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0篇,他的论文多次被国外科学家引用。1995年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15.原冶金部机关党委副书记李林,又名李友桐,1906年9月出生,法库县叶茂台镇叶茂台村人。少年时期,在家乡的小学、中学读书。1931年初,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毕业后,去日本留学二年,回国后逃出东北到西安,从事教育工作。在工作中结识车向忱等进步人士。

1937年2月,经车向忱介绍,李林到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1937年6月13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5月,到延安马列主义学院深造。1939年3月,在晋察冀分局平西地委任房良县堂上区区委委员,同年7月起任平西涞水县县委组织部长、民运部部长。1944年5月,任涞水县武工队政治委员、平西地委执行委员。在抗日斗争中严格的执行党的决议,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并积极加强基础建设,巩固区政权,组织开展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支援前线等工作,出色的完成了边区的各项任务。
1945年10月,李林任松江省哈北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等职。1946年至1949年2月,任巴彦县委书记、松江省教育厅厅长。为了给新中国建设提供师资力量,为党培养更多的人才,李林在工作中深入一线、摸索经验、指导全省工作并亲自兼任阿城师范学校校长。由于工作出色,1949年6月,调到东北局党校工作。同年8月开始,任东北局党校总支书记、组织教育处长等职。1951年,调任东北工业部任机关党委书记兼人事处处长。1952年12月,任重工业部机关党委书记兼人事司副司长。1956年12月起,任冶金部机关党委副书记,负责冶金部日常党务工作。
1964年6月,李林从冶金部调任金州有色金属发展公司经理,在非常荒凉的大西北参加了开发金州镍都的艰苦创业。在工作中团结同志、联系群众,率几万建设大军把荒凉的金州建设成中国一流的镍都。
“文化大革命”期间,李林遭到诬陷迫害长达六年之久,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始终不渝的坚信党、坚信人民,忍辱负重,始终关心着金州的生产和建设。
1977年7月,李林被任命金州公司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当时心情非常激动,曾即兴写诗一首:“贻误六载好时光,误我建设误我党,英雄不减当年勇,祁连山下号角响,红军又闻进军号,争分夺秒干一场。”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去金州视察,曾题词:“踏遍青山人未老”,书赠李林。1979年2月,李林重任金州公司党委副书记。李林在落实老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上都做了大量工作和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加强金州公司和金州市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中做出了贡献。
1996年4月,李林于北京逝世,终年90岁。
16.重庆邮电大学教师李林,男,1969年12月生,四川安岳人,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生,高级会计师,现任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重庆高等教育后勤协会副会长,校园规划协会副会长。1992年毕业于重庆邮电学院管理工程系。先后发表《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浅谈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高校财务管理及对策选择》等多篇论文。

17.商丘师范学院教师李林,号省堂。商丘师范学院书法专业讲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五号线”书法群体成员。2005-2006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生班。
作品获奖:纪念建党八十五周年书法展三等奖,河南省“五四”文艺银奖,河南省首届教师书法大赛二等奖,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书法美术大展金奖;
作品入展:
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冼夫人奖”全国书法大展,“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首届“敦煌杯”全国书法大展,新世纪全球华人书法大展,第二届流行书风 • 流行印风大展(征评展)等展览,河南广西书画名家邀请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百名将军、百名书家、百名画家邀请展,和谐大兴—全国青年书法名家邀请展,翰墨春光 • 2006-2007书法网年度精英提名展第二届全国(百家)著名书法家邀请展。
作品在《东方艺术•书法》、《青少年书法报》、《青少年书法(青年版)》等专业杂志报刊上发表。
18.福建师范大学教授(1955-), 女,福建省福州市人,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本科学历,获学士学

位。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心理学系副主任、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心理学会秘书长、福建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福建师大第四届女教职工委员会委员、女生部副部长、福建师大女性学研究所教授、福州仓山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专家等职。
学科: 学前教育学
主要科研教学成就:
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女性心理学等教学与研究。已出版个人专著一部,参编著各类学术著作七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要教授的课程有《社会心理学》《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公共心理学》《公关心理学》等,连续多年被评为教科院学生满意教师。先后主持与参与完成各类省部级课题八项,获各种奖项十余项。从事青少年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15 年,积累了较丰富的心理咨询临床经验。
19.华西医科大学教授男,1983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83年毕业后,一直留校从事核医学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
现任职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中青年委员、学术组副组长,四川省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四川省核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四川省核学会理事,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特邀编委
中国青年核医学论坛编委,四川省、成都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专家
科研成果:在核医学显像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癌诊治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和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多年来主要从事肿瘤显像剂的研制、放射性核素治疗和显像工作。1997.10~1998.2赴美国加州罗马琳达大学医学院进修,主要从事肿瘤的诊断和核素治疗工作。2003.4~2003.9赴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中心进修,主要从事核医学临床显像和核素治疗工作,并获得博士后培训结业证。先后承担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8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31篇(其中SCI 5篇),主编《临床核医学》讲义一部,参编专著2部。获全国、西南地区、四川省医学会及省科协优秀论文奖8篇。1999年和2003年分别在第二第、三届全国中青年核医学学术大会上获得英语论文报告优胜奖。“新型多功能抗肿瘤微球的制备及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获1993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武汉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姓名:李林

性别:男
出生:1962.1
毕业院校:纽约州立大学
学科专业:材料学
研究方向:塑胶加工工艺、航天复合材料、电子封装材料、材料特性分析、热分析及流变学。
武汉理工大学杰出校友,2000年,他入选《世界名人录》,2001年受聘为武汉理工大学客座教授[1][2]。
21.湖南作协成员李林男,湖南衡阳人。文学创作十年,有《风雨梅城》,《少年王船山》,《浪子的刀》三部小说。从事过各种行业,2004年记者节上发表七律《咏衡阳天天生活》,深受衡阳当红主播周晓璇的喜爱。李林其人笔名有李青云,天下纵横,青云居士,鬼谷子。早年笔名有河边风景,白石道人,李寻欢。喜好古体诗词的李林现在服务行业工作。在湖南作家网,红袖添香小说阅读网,深圳热线读书频道,龙源期刊,潇湘书院发表文学作品十余万字。是湖南作协成员,湖南诗人成员,红袖添香签约作家,潇湘书院驻站作家,长江文学成员。在《长江文艺》以巷里人笔名投稿。
1 《风雨梅城》 1948-----1949 以解放军进城为影子,突出梅城地下党同国民党的较量。
2《少年王船山》 王船山,湖南衡阳人。其思想启蒙让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彭玉麟毕生受用。毛泽东对王船山的评价颇高,视为湖湘思想的代表。
22.新加坡新电子系统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教授,现任新加坡新电子系统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香港迪臣-智能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他曾先后参与上海博物馆.上海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设计和工程实施的领导工作,出版专著《智能大厦系统工程》.近年来他主持中国建设部惟一批准的三星级智能化小区--广州汇景新城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和系统集成的领导工作.
北京工业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的客座教授,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家网创建理事,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智能建筑推广中心技术总监,《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国家标准编制委员会编写组成员,数字福建顾问组成员。
23、铁路破击英雄——李林李林,原名李朝法,字惠卿,化名忠义。1914年出生于威县北马庄村。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秋天参加冀南农民武装暴动。历任中共广(宗)威(县)中心县委书记、独立支队政委、冀南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等职。1940年6月,调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新九旅第二十五团团长兼政委。7月26日,他指挥部队巧妙布下埋伏,仅用十及分钟就歼灭了百余名伪军、40多名日军,被一二九师首长称赞“这创造了平原地区迅速、干脆消灭敌人伏击战的范例”,受到八路军总部的通令嘉奖。
1940年秋,为粉碎敌人的“囚笼” 阴谋,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百团大战”。新九旅的任务是破击德石铁路。李林率二十五团主力破击德石铁路王七庄至贾村段,并抽调一个连配合景县抗日游击队破击景县至宋门公路。他们扒铁路、炸桥梁,破击大战取得丰硕战果。9月16日,驻南宫、大高村、垂杨村的大批伪军统一行动,对驻在大辛庄的二十五团进行突然袭击。李林指挥3个营在大辛庄的西面、北面进行阻击。当他发现敌人实施分兵包围大辛庄的意图后,遂决定撤出战斗向外转移。大部分部队撤出了大辛庄,只有二营五连被敌人堵在了村内。五连指战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与敌展开巷战。当天晚上,李林率领二十五团在二十六团的配合下,一举攻入大辛庄,毙伤敌人100多人,救出了五连指战员。11月1日,在德石路附近进行“扫荡”的日伪军向驻在李秦村的二十五团发动进攻。战斗打响后,李林率领三连和骑兵排向敌人后面发起进攻。经过激战,将顽敌全部歼灭。打扫战场时,被残敌杀害。年仅26岁。
24.广州康复实验学校校长男,1964年9月生,儿科硕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康复实验学校校长,社会兼职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理事,广州市残疾人康复协会副会长,《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和《中国临床康复》杂志常务编委。1998年、2002年、2005年三度赴日研修,2006年初赴捷克和匈牙利学习考察。发表论文40余篇,多次主持和参加省科技攻关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教育厅、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编著《小儿脑性瘫痪》等四部专著。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瘫和小儿脑瘫的作业治疗。
25.江苏省金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林[4],男,汉族,山东荣成人,1971年2月出生,1992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2000年12月入党,大学文化,1992年7月毕业于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

1988.09-1992.07 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学员
1992.08-1996.09 常州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监理
1996.09-1999.05 常州市交通局工程处科员
1999.05-2001.03 常州市交通局工程处副处长
2001.03-2003.05 常州市交通局工程处、规划计划处处长
2003.05-2004.06 常州市交通局局长助理
2004.06-2005.06 常州市交通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
2005.06-2006.12 常州市交通局副局长
2006.12-2007.11 常州市交通局副局长,常州市港务管理局副局长(兼)
2007.11- 中共金坛市委员会常委
2007.11- 金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2007.12- 金坛市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
中共金坛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常委。
金坛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负责市政府常务工作,分管办公室(研究室)、发展改革、统计、外资、外贸、外经、外事、经济开发区、侨务和对台事务、交通、行政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档案、政府法制和机关事务工作。协管财政、人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