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节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沈节甫(生卒年未详),字以安,号锦宇,吴兴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授礼部仪制主事,历祠祭郎中。因事得罪尚书高拱,托病而归。起任光禄丞,逢高拱执管吏部,又托病避之。万历(1573—1620)初,出补尚宝司丞,移任本司少卿。旋即转任南尚宝卿。张居正之母入都,取道秣陵(今南京市),倾城送迎,独节甫置若未闻,竟致仕归。张居正卒后,诏起南京通政司右参议,进为光禄卿,升南大理卿、南京刑部右侍郎。召为工部左侍郎,摄部事御史。有人提出一年内不宜三迁,礼部以节甫孚众望而力排众议。

[1]

沈节甫在位期间,多次上疏,对俭省浮费、核准虚冒、停止兴作、减江浙织造、停江西瓷器和治理黄河、淮河提出见解。常说:人须辨得真伪,要有为国为家之心,“毁誉恩怨不入于胸而后可以论天下事”。

沈节甫爱藏书,建“玩易楼”藏书。编有《玩易楼藏书目录》、大型丛书《纪录汇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