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台社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洋县谢村镇智果寺“悬台社火”最早始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年

悬台社火

历史,据传社火为智果寺众僧所创。当时,在这座著名的皇家寺院里,有120多位来自于五湖四海的僧人。他们在集各地社火之精粹的基础上,创出了独具特色的“悬台社火”。因高可达10米,由下而望,悬若垒塔而得名。从现有资料看,一台台社火,虽层层装置莲叶、椅、船及演员,但无不精巧流畅。而且,与其他地方社火不同的是,“悬台社火”,还用木鱼、钟、罄等“法器”,使社火别具一番韵味……

由寺及村,这一艺术后在寺院所在的智果寺村兴盛了起来。史料记载,早在明清时,就有“江坝萝卜、普陀蒜,智果寺(村)的社火盖长安”的民谚。1957年,智果寺“悬台社火”赢得西安汇演第一名,并赴京参加国庆庆典,受到了朱德、贺龙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悬台社火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村里已有十多年没有再搞过社火了。很多身怀绝技的老社火艺人随光阴流逝一一辞世。曾用过的大量社火木架、道具都在村委会的顶楼上落上厚厚的尘灰。据智果寺文管所所长王文龙介绍,现在懂全套手艺的,仅剩下智果寺村三组的孟元福老人一人了。倘若再不把社火搞起来,把制作手艺传给后人,智果寺“悬台社火”将面临失传,不复存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