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星独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病因病机病名见于《证治准绳》:“大凡目珠上有星一二颗,散而各自生,过一二日,看之不大者,方是。”详见王肯堂、胡芝樵、聂文涛等的论治。

因风热上攻所致。以黑睛生翳一、二颗,色白如星,不扩大,不连缀,伴目赤、畏光、流泪。现代医学所称浅层点状角膜炎多有银星独见症[1]。

诊断依据银星独见,病证名。系指黑睛生星点状白翳的病证。《证治准绳·杂病》:“大凡见珠上有星一、二颗,散而各自生,过一、二日看之不大者方是。”本病多因肝经风热或肝肾阴虚而致。治疗上属风热者宣祛风清热,可用蝉花无比散加减;属阴虚火旺者,宜养阴清热,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银星独见指黑睛表层单独出现星点翳障,颜色如银而名。与西医学之单纯性角膜炎相似。

辩证论治本病多因外感风热之邪上犯于目。若风热发展,肝热上乘,黑睛受灼。亦有因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结而为星。

本病风热之邪尚轻,正气较强,故初起症状较轻。若肝热上乘,黑睛受灼,则黑睛可见溃疡,灼痛、畏光流泪较明显。若肝胃阴虚,津液亏耗,目失所养则眼内干涩。辨证宜分虚实;实证治则宜祛风清热,虚证治则宜滋阴降火。

其他治疗1.银星独见的针刺疗法

取穴:睛明、攒竹、合谷、曲池。用平补平泻法。

2.银星独见的饮食疗法

(1)决明子粥:炒决明子10~15克,白菊花1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先将决明子入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待冷后与白菊花同煎,取汁去渣,然后与粳米煮粥,加入少许冰糖。

(2)桑叶猪肝汤:用桑叶15克,猪肝100克(切片)加水适量煲汤,用少许食盐调味,饮汤食猪肝。

药方详解风热犯目型

【证见】黑睛生星翳一颗,色银白,灼痛、畏光流泪症状轻,或有抱轮红赤。

【治法】祛风清热。

【方药】

1.主方桑菊饮(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减

处方:桑叶10克,菊花10克,桔梗8克,薄荷6克,连翘10克,金银花10克,黄芩10克,夏枯草10克,木贼10克,谷精草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桑菊感冒片,口服,每次4~8片,每日2~3次。

(2)银翘解毒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2—3次。

肝热上乘型

【证见】症状与上型类似但较重,口干苔黄,脉数。

【治法】清肝泻热退翳。

【方药】

1.主方新制柴连汤(黄岩《眼科纂要》)加减

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柴胡10克,蔓荆子lO克,龙胆草10克,黄芩15克,栀子10克,赤芍15克,木通12克,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甘草6克。水煎服,复渣再煎服。

2.中成药

(1)牛黄上清丸,口服,每次1—2丸,每日2次。

(2)防风通圣丸,口服,成人每次6克,每日2次。

(3)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1—2次。

(4)鱼腥草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1—2次。

虚火上炎型

【证见】黑睛星翳,抱轮红赤不显,眼内干涩,或伴有遗精,腰酸。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退翳。

【方药】

1.主方知柏地黄丸(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地黄20克,牡丹皮10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女贞子10克,谷精草10克,白蒺藜10克,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知柏地黄丸,服法见“胬肉攀睛”。

(2)石斛夜光丸,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6克,每日2次。儿童减量。

银星独见的外治法

1.选用鱼腥草眼药水、千里光眼药水、黄芩眼药水点眼,每日6~8次。

2.用内服药渣再煎热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