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丁走缝
清水场面游丁走缝1.现象
大面积的清水墙面常出现丁砖竖缝歪斜、宽窄不匀,丁不压中(丁砖在下层顺砖上不居中),
清水墙窗台部位与窗间墙部位的上下竖缝发生错位、搬家等,直接影响到清水墙面的美观。
2.原因分析
(1) 砖的长、宽尺寸误差较大,如砖的长为正偏差,宽为负偏差,砌一顺一丁时,竖缝宽度
不易掌握,稍不注意就会产生游丁走缝。
(2) 开始砌墙摆砖时,未考虑窗口位置对砖竖缝的影响,当砌至窗台处分窗口尺寸时,
窗的边线不在竖缝位置,使窗间墙的竖缝搬家,上下错位。
(3) 里脚手砌外清水墙,需经常探身穿看外墙面的竖缝垂直度,砌至一定高度后,穿看
墙缝不太方便,容易产生误差,稍有疏忽就会出现游丁走缝。
3.防治措施
(1)砌筑清水墙,应选取边角整齐、色泽均匀的砖。
(2)砌清水墙前应进行统一摆底,并先对现场砖的尺寸进行实测,以便确定组砌方法和
调整竖缝宽度。
(3)摆底时应将窗口位置引出,使砖的竖缝尽量与窗口边线相齐,如安排不开,可适当移动
窗口位置(一般不大于20mm)。当窗口宽度不符合砖的模数(如1.8m宽)时,应将七分头砖
留在窗口下部的中央,以保持窗间墙处上下竖缝不错位(图12-5)。
(4) 游丁走缝主要是丁砖游动所引起,因此在砌筑时,必须强调丁压中,即丁砖的中线与
下层顺砖的中线重合:
(5)在砌大面积清水墙(如山墙)
时,在开始砌的几层砖中,沿墙角
lm处,用线坠吊一次竖缝的垂直度
,至少保持一步架高度有准确的垂
直度。
(6)沿墙面每隔一定间距,在竖
缝处弹墨线,墨线用经纬仪或线坠
引测。当砌至一定高度(一步架或一
层墙)后,将墨线向上引伸,以作为
控制游丁走缝的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