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四军研究会
叶飞逝世后,由彭冲同志接任会长,南京军区老政委傅会兴任副会长,谭碧兴任第二副会长。2004年时,彭冲已接近90岁,其它几位副会长也在80岁左右,这时候研究会就讨论要找一位相对年轻的新四军老战士来做会长,几经遴选,最后定了他们一路看着成长起来的周克玉。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是一个在全国有着重大影响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粟裕、谭震林、李先念、叶飞、彭冲等都曾担任会长或名誉会长。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新四军研究分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上海市新四军研究会、湖北省新四军研究会、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等。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全称是: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
本会是根据粟裕、叶飞等领导同志生前遗愿组织起来的。现由在京原新四军老战士及抗日战争时期在华中地区工作过的地方同志发起组织,并吸收部分下一代同志共三千余人为研究会的会员。研究会是经北京市民政部门正式批准为一级社会学术团体。会长是张銍秀(原昆明军区司令员、中顾委委员),其余主要领导人员有周克玉(原总政副主任、总后政委、上将)、万海峰(原成都军区政委、上将)陈昊苏、陈丹淮(陈毅同志之子)、谭泾远(谭震林之女)等;张震、彭冲、迟浩田、张劲夫、钱正英等老领导为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名誉会长。
本研究会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尊重历史、尊重科学为原则,系统地研究和总结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历史经验,宣传铁军精神,继承和发扬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挂靠在北师大,受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领导和管理,无经费、无编制,自力更生、自愿组织、无私奉献的。这些当年浴血战场的新四军老战士,虽均耋耄之年,但都不顾体弱,不取报酬,默默奉献,为社会出力,精神极其感人。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成立以来,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召开过多次学术研讨会,其中统一战线工作研讨会得到中央统战部的关注,文化工作研讨会得到国家文化部的关注,妇女工作座谈会得到全国妇联的关注,这些部门的领导同志都亲自到会并讲话。我们和北师大历史学院多次研讨铁军精神,召开座谈会。我们共编辑出版了《铁流》十二集,每集都经总政授权由军科院审查批准,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张震副主席亲自为该书题写书名,徐才厚副主席等军委领导赞许。近年为陈毅、刘少奇、粟裕、黄克诚、彭雪枫、邓子恢、谭震林等新四军将领举办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宣传了他们的优良品德和光辉业绩,弘扬了党的优良传统。我们还组织了“走访老区”的活动,扶贫济困,发展老区经济建设。此外,我们还组织了老战士宣讲团和老战士合唱团、艺术团,向基层群众进行宣传活动。参与拍摄多部宣传我军光荣传统的影视作品,多角度地宣传了党的光荣传统,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上海市新四军研究会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全称: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该会在上海市委、市府新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于1980年11月14日成立,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首任会长盛华,第二任会长肖卡,现任会长阮武昌,常务副会长陈扬,秘书长朱鸿标。市委老领导胡立教,夏征农同志一直被推举为市会名誉会长,六届年会又推举肖卡、王维同志为本会名誉会长。按原新四军部队的建制和当年的活动地域,下设军直单位、文化教育、后勤、一师苏中、二师淮南、三师苏北、四师淮北、五师鄂豫皖、六师苏南、七师皖江、浙东浙南等11个研究会分会。
研究会成立以来,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经新四军老战士和从事党史、军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在新四军历史研究、资料征集和弘扬革命传统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编辑出版的书籍有《华中抗日斗争回忆》10集,《大江战地文艺生活丛书》3辑、《新四军历史系列丛书》10本,《论文集》11本,《纪念文集》8册,《大型画册》5本,《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年会特刊》5本,此外,还分别与南京军区、广州新四军研究会合作编辑出版了《新四军辞典》、《陈毅颂》、《陈毅诗词赏析》等著作。
《大江南北》杂志是研究会的主要宣传阵地,该刊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学术性与文学性兼备的办刊原则,坚持群众路线的办刊传统,坚持宣传革命历史、弘扬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办刊宗旨,“缅怀英烈”、“祖国在我心中”、“青少年绿洲”等专栏深受老战士和青少年的欢迎和关注,发行量逐年上升,现已达8万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