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院党委领导书记:符史岱副书记:冯广波党委委员:学院行政领导院长:胡国柳常务副院长:黄淑芬副院长:韦明 柯佑鹏 李均立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所所长:李仁君MBA教育中心主任:胡国柳 副主任:康星华学院管理与服务机构综合办公室临时负责人:常丽红教务办公室临时负责人:曾玉蓉科研与研究生办公室临时负责人:许能锐学生工作办公室临时负责人:吴新团委临时负责人:杨智平成教办公室主任:秦翰翔培训与咨询中心主任:曾峰 副主任:李艳教学与科研机构会计系主任:张西克 系副主任:张长海 沈琳工商管理系主任:蔡东宏 系副主任:郑远强 齐晓梅 李玉凤金融与统计系主任:徐艳 系副主任:吴学品 丁皓农经与信管系主任:韦开蕾 系副主任:陈赞章 邓须军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张继军 系副主任:王晓云决策咨询机构学术委员会主任:成员:秘书: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均立副主任委员:蔡东宏委员:黄淑芬、韦明、冯广波、张西克、韦开蕾、徐艳、张继军秘书:教务办主任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柯佑鹏副主任委员:徐艳委员:胡国柳 符史岱 黄淑芬、韦明、李均立、李仁君、冯广波、蔡东宏、张西克、韦开蕾、张继军秘书:科研与研究生办主任从1982年开办专科教育开始,经过近30年的艰苦奋斗,学院已形成了包括成人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科学硕士学位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办学体系,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 学院目前设有农林经济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土地资源管理6个本科专业,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农业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2个科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农业推广硕士(含农村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管理2个方向)、高校教师(农业经济管理)两个专业学位授予点。学院在热带农林经济管理研究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高,专业、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包括教授5人、副教授13人。现有博士学位和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多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学院目前正在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经过2-3年的努力,师资队伍结构将更趋合理,教学科研水平将得到更大的提升。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2000多人,研究生共200多人,其中科学硕士研究生40多人,农业推广专业硕士130多人,高校教师专业硕士30多人。学院办学条件日益完备。除了利用学校公共教学资源外,还拥有计算机实验室4间,其中网络实验室3间,各种型号计算机300多台;同时学院图书资料室拥有各种图书资料近3万册;“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获2007-2010年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规划项目。该项目获财政部200万元经费投入,此项经费的拔入,大大提高了学院的教学实验条件。近5年来,学院教师共完成论著及教材40多部;在《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SSCI、EI、ISTP、CSSCI检索;完成或正在承担国家、省部级以上课题80多项;多项成果获得学校及省部级奖励。海南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1983年,现有五个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统计学;四个研究生专业——世界经济、金融学、企业管理与工商管理硕士(MBA)。现有本科生3300多人,研究生400多人,成教生800多人,是学校专业最多、学生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经济学院有一支学历学位高、梯队结构合理、研究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70多人,其中,副教授、教授40多人(占60%以上),博士、博士后30多人(占40%以上),其余大多为硕士研究生毕业。自1998年来,海南大学及经济学院先后与瑞典卡尔斯达特大学、台湾成功大学、韩国釜山国立大学、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国立大学、俄罗斯阿尔泰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法国佩皮尼昂大学、法国里昂第三大学、英国布鲁尔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斯里兰卡卢胡纳大学、越南国民经济大学、香港职业教育学院等境外多所高校签订有互派师生、联合召开研讨会等方面的协议。经济学院设立了海南大学MBA教育中心、海南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海南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海南大学证券投资研究所等教学管理与科研机构。目前,学院专家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一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课题一项,教育部课题2项,省教育厅、省社科基金等省级课题20多项。近年来,经济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5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50多部,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40多项,获得学校及省部级教学、科学奖励30多项,为海南经济特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