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屋村
野屋村位于江苏省泰兴市,著名的“黄桥决战”第一枪从那打响,创造了我军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现在的野屋村人继承革命光荣传统,把致富村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千方百计发展富民经济,形成了以发展工业三产为龙头,多种经营为重点,高效农业为依托的富民产业链。2008年,全村实现三业总产值9828万元,同比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8005元,比上年净增1201元。先后被列为泰州市小康村、财务管理示范村,泰兴市文明村、新农村建设先行村、特色经济(农业)先行村和科普示范村等。
野屋村在狠抓传统农产品项目转型升级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进行高效农业种植,培植“四青”(玉米、毛豆、花生、香芋)作物,不仅上市早、价格也卖得好。去年,全村高效农业面积为768亩,比重占20%。与此同时,该村抓住市场契机,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养殖业。在发展传统家庭养猪业的同时,培植丁建、焦建、陈新中等饲养年上市500头以上肉猪的规模专业户6户,巩固并发展专业养殖大户像养龟常宝生、养禽陈得小、养鱼洪铁成等各类专业大户135户,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近年来,野屋村加大全民创业力度,全村86名党员干部,有创业项目的人超过1/3。该村还通过招商引资和鼓励有资金技术和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韩美娟、退伍军人成正海等到村兴办服装厂4家,气阀厂1家,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153人,人均年薪1.43万元。该村还利用各种渠道引导和帮助剩余劳动力,通过培训后有序外出,去年向外输送了167人,年底每人捧回家2万余元。目前,全村有80%以上的农民从事二三产业。
宽阔整洁的村庄主干道和光洁平整的田间水泥路道;村内河塘通畅清澈,碧波荡漾;河道两岸林木葱郁,清秀挺拔;农民住宅错落有致,绿树掩映……这是野屋村怡人的田园风光。
自2007年列为新农村建设先行村以来,野屋村先后投入100多万元进行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修筑了村组水泥路道,全村通组路硬质率达100%;埋设自来水管,自来水入户率达99%;安装有线电视和通讯设施,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入户率达75.3%;建成村民休闲广场,安装了室外健身器材。
为了优化人居环境,该村又先后实施了河道清淤整治、河坡、村庄、田园绿化美化工程,修建了村部农民花园,全村统一栽种了行道树,林木覆盖率23%,河塘清洁率100%。同时,运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落实了河道、路道、绿化管护和环卫保洁长效管理专业队伍11人,全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达100%。全村还推行旱改厕,建设了水冲厕所,实旱改厕工程达450户,普及率达85.2%。
为了建设文明和谐的野屋村,村党总支、村委会坚持以人为本,多措并举,提高保障水平。已有98%以上的农户过上了宽裕生活。去年,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98%,社会养老覆盖率60%,全村85%的农户住进了楼房。
野屋村还注重提高村民文明程度,把创建文明村庄与文明窗口、文明行业、文明家庭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了每一个家庭、每一位村民参与文明村庄创建的积极性。全村“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率、村民健康知识普及率均达90%以上,法制教育普及率、儿童入学率、计划生育率达100%,治安状况良好,群众满意率达98%。
为了使村政务、财务公开规范化运作,让老百姓放心,野屋村订立了民主管理制度,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做到村务、财务公开,自觉接受村民监督,公开规范化程度达100%。该村还建立勤政廉政网络,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全村形成了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人和谐相处的现代化新农村格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