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3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图书信息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

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
[1]

作者:王轶著

出 版 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1

开本: 大32开

ISBN: 9787511800084

定价:¥28.00

内容简介中国大陆的民法学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恢复以来,经过两代民法学者的努力,蔚然已成规模:不仅协助立法机关初步建立起了中国大陆的民事立法体系,而且基本的民法概念和民法制度都已成为研究的对象,经过民法学者反复的梳理和讨论,完成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形成了初步的民法共识。我国迄今为止的民法学研究,在总体上呈现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过分侧重制度性研究,并且在进行制度性研究的过程中过分依赖法律的逻辑分析方法,由此导致了以下两个典型的缺陷:第一个典型缺陷是“自说自话”;第二个典型缺陷是“自我封闭”。欲改变这一局面,民法学界必须要致力于建构以下两个学术平台:其一,民法学界应当致力于建构中国民法学内部的学术平台,即民法学者之问的学术平台。以这个学术平台为基础,民法学者对相关问题所进行的讨论,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能够进行有效的批评和检证。其二,民法学界应该建构起民法学与民法学以外的其他法学学科,与法学以外的其他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进行良性沟通和交流的学术平台,即民法学者与其他学科学者之间的学术平台。

作者简介王轶,1972年6月生、蒙古族、河南南阳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出版有《物权变动论》等学术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草案专家建议稿》、《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专家建议稿》、《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专家建议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专家建议稿》的起草工作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修订工作。

目录我们准备好了吗?(代序)

绪论

对中国民法学学术路向的初步思考——过分侧重制度性研究的缺陷及其克服

价值判断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以中国民法学的学术实践为背景

论侵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

解释选择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论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

立法技术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论侵权责任承担方式

民法典的规范配置——以对我国《合同法》规范配置的反思为中心

司法技术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论物权法的规范配置

思念我的母亲(代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