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出版信息】

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

书 名:《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

作 者:林少华

定 价:32.00

页 数:324

字 数:298千

开 本:16

书 号:ISBN 978-7-5057-2646-8

策 划:北京亨通堂文化策划与推广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版 别:2010年1月第一版

二、【内容简介】

灵魂的自由是村上春树始终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本书贯彻始终的主调。

作者林少华,从1989年翻译《挪威的森林》开始,浸淫村上文字已达二十年之久。他总共翻译了村上38部作品,是中国翻译村上作品最多、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本书除了品评村上每篇作品所蕴含的艺术特征、心灵信息和精神趋向外,还连续提取了其较为典型的生活细节和创作思想的变化轨迹。纵向读之,未尝不可视为村上传略和创作谱系;横向读之,又是相对独立的文本解读或作品各论。

语言动人心弦、平缓舒雅;既有深到作品灵魂的剖析,又有浅到表面词句的锤炼。是一本自开始阅读瞬间就能让人忘却现实时间、不忍释手的评论词话。

三、【作者简介】

林少华,著名文学翻译家,学者。祖籍山东蓬莱,生于吉林九台。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曾在暨南大学、日本长崎县立大学任教,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外国文艺》编委等职。居青岛。著有《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落花之美》《乡愁与良知》等。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及《心》《罗生门》《金阁寺》等日本名家之作凡五十余种,广为流布,影响深远。无论翻译或创作,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情思之美始终是其明确的指向和追求,笃信美的不二与永恒。

四、【编辑推荐】

嗅不到泥土和血液的气息,而是一种恍如淫靡与甘美交织在一起的羁绊;

微妙的意趣,优雅而抒情的世界,别有韵味的含蓄;

有浪漫的可能,但戛然而止;

宿命而优雅的叹息;

残忍也温情。

——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书尽青春的惶惑与茫然。

五、【宣传语】

日本文学翻译巨匠林少华品评村上春树的唯一专著!

首次最细致、最深刻地揭秘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

中国翻译村上作品第一人,带你重温小河虾纤细触角刺破泪腺般的感动,体味静夜如水月光遍撒周身的温馨,穿过四顾茫然的青春沼泽,寻找挪威的森林深处那娴静典雅而澄澈晶莹的爱。

疏林入画、洗练幽美;精细如雪地白梅。循着村上式的林少华,体味林少华式的村上……

六、【目录】

长篇小说

《且听风吟》:出手不凡的处女作

《1973年的弹子球》:村上或“我”在寻找什么

《寻羊冒险记》:村上的“冒险”和羊的隐喻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双线推进的“正面突破”

《挪威的森林》:永远的青春风景

《舞!舞!舞!》:无可奈何的独舞

《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有什么

《奇鸟行状录》:从“小资”到斗士的“编年史”

《斯普特尼克恋人》:同性恋故事与文体“突围”

《海边的卡夫卡》:命运、“异界”与精神救赎

《天黑以后》:另一种形态的“恶”

《1Q84》:不要进入“精神囚笼”

短篇小说

《去中国的小船》: 小船上搭载的什么

《百分之百的女孩》: 能从这里见到“阿Q”吗

《萤》: 非现实中的现实

《旋转木马鏖战记》: 徒劳中的转机

《再袭面包店》: 失踪的不仅仅是象

《电视人》:“我”或主体性的迷失

《列克星敦的幽灵》:孤独并不总是可以把玩

《神的孩子全跳舞》:地震之后的“地震”

《东京奇谭集》:是奇谭又不是奇谭

随笔·游记·其他

“村上朝日堂”系列随笔:村上随笔特色及其个人特色

《日出国的工厂》:村上眼中的日本及日本人

《边境 近境》: 村上十五年前的中国之行

《谈跑步时我谈什么》:身体与文体之间

附录Ⅰ

为了灵魂的自由——我所见到的村上春树(访问记)

村上春树作品在中国的流行及其原因(讲演)

文体的翻译与翻译的文体(讲演)

之于村上的“高墙”与“鸡蛋”(访谈)

附录Ⅱ

村上春树:“高墙与鸡蛋“——耶路撒冷文学奖授奖讲演

村上春树:远游的房间——给中国读者的信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文版序言

附录Ⅲ

参考文献举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