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200系列PLC应用基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图书信息

S7-200系列PLC应用基础

书 名: S7-200系列PLC应用基础

作者:周四六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1

ISBN: 9787115208552

开本: 16开

定价: 22.00元

内容简介本书以西门子公司S7-200系列小型整体式可编程控制器为对象,对其常用指令和基本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以模块式结构编排,贯穿“一个模块,一个知识点”的编写思想,并通过“课堂演示”、“技能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使读者切实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应用。

本书可作为各类职业学校及技工学校机电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图书目录知识模块一可编程控制器常见应用系统

第一部分教学组织

一、目的要求

二、教学节奏与方式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一、PLC控制系统应用实例

二、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三、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四、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五、用PLC编程语言进行程序写入

第三部分课堂演示

一、彩灯亮灭的PLC开关控制电路原理

二、演示电路控制程序

三、演示步骤

第四部分技能训练

一、实训目的

二、实训原理及实训电路

三、参考梯形图及指令表程序

四、实训步骤

知识模块二S7-200系列PLC的基本结构

第一部分教学组织

一、目的要求

二、教学节奏与方式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一、S7-200系列PLC概述

二、S7-200系列PLC的编程软元件

三、S7-200寻址方式

第三部分课堂演示

一、双定时器PLC闪光控制电路原理

二、演示步骤

第四部分技能训练

一、实训目的

二、实训原理及实训电路

三、参考梯形图及指令表程序

四、实训步骤

知识模块三S7-200系列PLC基本逻辑指令及应用

第一部分教学组织

一、目的要求

二、教学节奏与方式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一、位逻辑指令

二、定时器指令

三、计数器指令

四、编程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课堂演示

一、曲柄压力机工作原理及继电器控制回路

二、演示电路原理

三、演示步骤

第四部分技能训练

一、实训目的

二、实训原理及实训电路

三、实训步骤

知识模块四三相异步电动机的PLC控制

第一部分教学组织

一、目的要求

二、教学节奏与方式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长动控制回路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正转-反转控制回路

三、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启动控制回路

四、三相异步电动机星形-三角形启动控制回路

第三部分课堂演示

一、单按钮电动机启/停控制电路

二、演示电路程序

三、编程元件的地址分配

四、演示步骤

第四部分技能训练

一、实训目的

二、实训原理及实训电路

三、参考梯形图及指令表程序

四、实训步骤

五、讨论

知识模块五数字量控制系统的4种编程方法

第一部分教学组织

一、目的要求

二、教学节奏与方式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一、“经验”编程法

二、顺序控制设计法与顺序功能图(SFC)

三、使用“启-保-停”电路的顺序控制梯形图编程方法

四、以转换为中心的顺序控制梯形图设计方法

五、使用SCR指令的顺序控制梯形图设计方法

第三部分课堂演示

一、采用SCR指令编程的交通灯自动控制电路

二、演示电路程序

三、编程元件的地址分配

四、演示步骤

第四部分技能训练

一、实训目的

二、实训原理及实训电路

三、4种参考梯形图及指令表程序

四、实训步骤

五、讨论

知识模块六传送比较、算术与逻辑运算类指令及应用

第一部分教学组织

一、目的要求

二、教学节奏与方式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一、S7-200的功能指令格式

二、传送指令

三、比较指令

四、算术运算指令

五、逻辑运算指令

第三部分课堂演示

一、七段加热功率控制电路理

二、演示步骤

第四部分技能训练

一、实训目的

二、实训原理及实训电路

三、参考梯形图程序

四、实训步骤

知识模块七程序流程类及其他功能指令的应用

第一部分教学组织

一、目的要求

二、教学节奏与方式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一、程序控制指令

二、移位和循环移位指令

三、子程序指令

四、中断指令

五、时钟指令

第三部分课堂演示

一、用一只启动按钮和一只停止按钮控制多台电动机的启/停

二、演示步骤

第四部分技能训练

一、实训目的

二、实训原理及实训电路

三、参考梯形图及指令表程序

四、实训步骤

附录一STEP 7-Micro/WIN V4.0 SP6编程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附录二S7-200系列PLC的相关资料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