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窑村
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青华乡中窑村中窑村隶属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青华乡,地处青华乡东南边,距青华乡政府所在地11.0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58公里。东邻南涧县,南邻漾江,西邻西窑,北邻箐明。辖中窑、翻身、茶场等18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94户,有乡村人口2063人,其中农业人口2063人,劳动力128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87人。
全村国土面积28.65平方公里,海拔1,910.00米,年平均气温14.50 ℃,年降水量980.00毫米,适合种植 烤烟、玉米、核桃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984.00亩,人均耕地 1.9 亩,林地29,923.0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8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65.00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主。[1]
河南省洛阳市廛河区瀍河乡中窑村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瀍河回族乡中窑村位于洛阳市明珠热电厂以南、陇海铁路以北,面积1.46平方公里。全村6个村民小组,1783口人,其中回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百分之六十,耕地面积315亩,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929元。[2]
广东省潮州中窑村中窑村位于广东省潮州韩江之东岸笔架山西麓,北起虎头山,南至印子山,绵延四华里,窑址鳞次栉比,相传有九十九条窑之多,固称“百窑村”,又称“水东窑”、“白瓷窑”。
笔架山窑场始创于唐,极盛于宋。其产品远销国内外,成为中国陶瓷出口基地之一,被誉为“广东陶瓷之都”。产品种类繁多,主要有碗、盒、盏、灯、炉、杯、壶、盂、豆、釜、洗、枕头、粉盒等日用器皿和瓶器、人物、玩具等工艺瓷,其胎质坚密,别具一格。釉色以影青釉为主,兼有青、白、黄、酱褐釉等,釉质晶莹润泽、如银似玉,多数不开片或只是极细的鱼子纹片;饰纹以划花力主,还有雕刻和镂空的。新西兰学者艾黎在参现了潮州古瓷器展品后,兴奋地说,“我在国外看到好多古瓷器,原来它的老家就在这里!”笔架山宋窑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增添了辉煌的一页。
自1953年起,广东省博物馆及潮州文化工作者,配合基建工程多次对宋窑遣址进行考古发掘,失后清理了11窑遗址,其中既有阶级型龙窑,还有斜坡式龙窑。最长的十号窑残长78米,宽约3米,除窑头及火膛被毁外,窑壁、窑尾、隔火墙、阶级隔梁等均保存完好,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瓷器,其中有被列为一级藏品的“麻姑进酒”、有小洋人和哈叭狗等玩具,还有饰以八字胡的观音佛像。而最宝贵的是在几个释迎牟尼佛像座上刻有“治平”、“熙宁”等年号及“水东中窑甲”、“匠人周明”等区工姓名的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