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魅与超越
图书信息

书 名: 祛魅与超越
作者:王绍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ISBN: 9787508617787
开本: 16开
定价: 36.00元
内容简介现在是“化”的时代,时髦的是“现代化”、“私有化”、“自由化”、“民主化”、“全球化”。然而,需要“化”的当然不是西方,它们已经“现代”了,“私有”了,“自由”了,“民主”了;需要“化”的是第三世界国家和前社会主义国家。据说,它们想要“现代化”就必须走“私有化”、“自由化”、“民主化”的康庄大路。如果它们过去走的不是这条路,现在就必须与西方“接轨”,而“全球化”就是世界各国向西方看齐的接轨过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是否有必要本土化,是否有可能本土化,应该怎样本土化?作者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自由”、“平等”、“民主”这些概念重新界定,予以阐释,探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自由和平等问题。这将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有益指导。
作者简介王绍光,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主任、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英文国际学术刊物China Review的主编。已出版中英文专著与合著约二十本,包括《理性与疯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牛津大学出版社,1903),《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挑战市场神话》(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三联书店,2007),《民主四讲》(三联书店,2008)等。
图书目录第一章“接轨”还是“拿来”:政治学本土化的思考
政治学是否有必要本土化?
政治学是否可能本土化
政治学如何本土化?
小结
第二章“公民社会"祛魅
公民社会是个大杂烩
经济不独立,行动自主难
社团组织的内部效应对促进民主更重要
现实中的公民社会与民主的关系
第三章“自由”辨析
推论一:所有的权利都是积极权利
推论二:权利保护说到底是个政治问题
推论三:权利不是“个人”的;所有权利都是公共品
推论四:只有强有力的政府才能保护公民的权利
第四章“平等”释义
平等的主体:谁与谁之间的平等?
平等的客体:什么东西的平等?
平等的准则:如何分配才是正义的?
小结
第五章“民主”正本清源
民主的本意
修饰与阉割
变质的民主
打破迷信、思想解放
第六章国家能力与民主:分析框架
引言
民主
国家能力
为什么有效的政府是可持续民主的前提条件?
国家能力如何影响民主的巩固?
亚洲案例
启示
第七章国家能力与民主:实证研究
民主质量
国家能力
国家能力与民主质量的关系
结论
第八章公众决策参与机制:一个分析框架
公众参与机制
毛泽东的逆向参与模式:群众路线
第九章超越“选主”
反思的必要性
民主就是人民当家做主
选主不是民主
超越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