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东北方言【名称】:稀碎

【读音】:xī sèi

【解释】:

1)粉碎

2)非常不好(可作为形容词,也可作为副词)

例:这歌儿让他唱地稀碎!(副词)

这张脸让他长得稀碎!(形容词)

A:最近怎么样?

B:别提了,稀碎!

3)表不以为然(一般在听到冷笑话后使用)

例:A: 我一顿饭能吃100个鸡腿儿!

B:稀碎……

词语解释【名称】:稀碎

【拼音】:xī suì

【注音】:ㄒㄧ ㄙㄨㄟˋ

基本解释◎ 稀碎 xīsuì

[broken into pieces] 破碎到了极点

盘子被他掉在地上,摔个稀碎

详细解释释义:碎到极点。

【出处】: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八段:“是撞到山上,撞的稀碎,‘黑寡妇’永远变成死寡妇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