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式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空调、通风工程的显热热回收。

二、产品选用要点

1. 热管式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是显热能量回收装置,其选用主要控制参数为风量、静压损失、内部漏风率、外部漏风率、回收效率等。

2. 热管式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性能应满足表1的要求,装置名义风量对应的热回收效率值不低于表2的要求。

表1 热管式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性能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名称

要求

带风机的装置

不带风机的装置

1

启动与运转

检查零部件状况:无松动、杂音和发热等异常现象

2

风量

≥名义值的95%

静压损失

≤名义值的110%

出口全压

≥名义值的90%

输入功率

≤名义值的120%(输入功率≤30W)

≤名义值的110%(输入功率>30W)

3

内部漏风率

≤名义值+1%,且≤10%

4

外部漏风率

≤3%

5

能量交换效率

≥名义值的90%,且满足表2的要求

6

凝露

室内外壳不应有凝露水外滴

7

噪声

≤名义值+1dB(A)

表2 转轮式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回收效率要求

回收效率(%)

制冷

制热

>60

>65

注:表中各性能及参数试验方法见GB/T21087-2007《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3. 热管式能量回收装置使用范围一般在-30℃~60℃之间。

4. 热管式能量回收装置自身无需动力,属于静止式显热回收装置,新风、排风交叉污染和泄漏率小于等于1%。

5. 为了保证液态工质能依靠重力回流至蒸发段,必须使热管向蒸发段保持一定的倾斜度(一般为5°~7°);由于冷却与加热时,热管元件内液态工质的流向是相反的,因此,对于全年应用的热管能量回收装置,必须配置能改变倾斜方向的支架。

6. 根据排风中的含尘量,可选择不同的片距,当输送空气中含尘较多时,翅片间距宜取2.4mm;对于普通型空调及净化系统,翅片间距宜取2.1mm。

7. 根据设计要求,热管式能量回收装置的排数可在4~10排之间选择(常用的为6~8排)。

8. 受热管和翅片上积灰等因素的影响,计算出的效率应打一定的折扣。

三、施工、安装要点

1. 装置抵达现场安装前,应对其型号、规格以及性能等进行核验,设备铭牌上应有装置名义工况条件下的性能参数。

2. 装置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新风、排风之间交叉渗漏风的监测调试。

3. 气流进入热管式能量回收装置前,应先经空气过滤。

4. 热管式能量回收装置可以垂直或水平安装,也可几个并联或串联。

四、执行标准

产品标准

GB/T21087-2007《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工程标准

GB50365-2005《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GB50231-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通用规范》

五、相关标准图集

06K301-1《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选用与安装》(新风换气机部分)

06K301-2《空调系统热回收装置选用与安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