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朱希周

[明](1473 -1557 年),原名朱璞,字懋忠,号玉峰。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原籍如皋,迁昆山,再迁吴县(今江苏苏州)。朱家乃书香门第,其曾祖朱吉,官至户科给事中;父亲朱文云,官至按察副使。朱希周深受家庭熏陶,发愤读书;他性恭谨,不喜夸饰,学惟务实。 明弘治九年(1496 年)三月十五日,朱希周参加殿试,一举夺魁。为丙辰科状元。据《明史.朱希周传》讲,朱希周之所以能中状元,乃因明孝宗喜其姓名,才擢为第一甲第一名的。时年23 岁。 授修撰,进侍讲,充经筵讲官。参修《明会典》,主持编修《孝宗实录》。后官南京吏部右侍郎。(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陪都,设有象北京一样的衙门。但南京各衙门的长官没什么权力。)五年后,被召回北京,出任礼部右侍郎。嘉靖元年因得罪世宗,次年,朱希周又任有职无权的南京吏部尚书。嘉靖六年(1527),因与他人政见不和,辞官返故里。 卒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享年84岁。死后,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恭靖。

朱希周晚年隐居阳山近30年,未曾一日去书不看。这期间,公卿大臣荐举他复起的达30余人次,他皆不以为意,淡然自守,粪土功名。朱希周善书。生平不作一行草笔,书极谨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