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读音:jī lǎo

释义:

亦作“ 积涝 ”。成灾的积水;洪涝。

出处:

宋 黄庭坚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之三:“系匏两相忆,极目十馀城,积潦干斗极,山河皆夜明。”

《宋史·五行志一上》:“京师大雨,漂坏庐舍,民有压死者;积潦浸道路,自 朱雀门 东抵 宣化门 尤甚。”

元 杨仲弘 《喜晴得扬字呈汪知府》诗:“不畏涂泥滑,宁忧积潦妨。”

清 唐孙华 《大雨行海淀道中》诗:“我行与雨期,险苦真自蹈, 燕 地少沟塍,一雨成积涝。”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