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蒸
【简介】肇庆裹蒸个子大,有“茶点王”之称,是粽子的一种,采用纯手工制作,与人们熟悉的“端午粽”却有明显的区别。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裹包,呈扭身四角形或长条形,而肇庆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包裹、水草包扎,呈枕头状或埃及金字塔形。
包制肇庆裹蒸的主要原料为糯米、绿豆和肥猪肉,其比例为10:6:4,包制好、未经蒸煮的裹蒸一般一只约0.5 公斤。包制好的半成品要置于大缸中用猛火蒸煮8~10个小时,边蒸煮边加入大量的清水,直至糯米、绿豆和肥猪肉溶化混为一体为止。称为“大肉裹蒸”。目前,市面上个别店铺节日期间制作的肇庆裹蒸,除用糯米、绿豆、肥猪肉外,还在其中加入冬菇、鸡蛋、腊肠等。这种裹蒸被称之为肇庆特种裹蒸王。肇庆裹蒸香气横溢,入口松化爽滑甘香,肥而不腻,甘香可口,风味独特。是当地居民欢度春节的传统食品。
【裹蒸渊源】
肇庆位于广东中西部,有岭南故都之誉。当地的裹蒸是肇庆地道的特产。
据说肇庆人制裹蒸始于秦代,秦始皇当政时,苛捐特重,劳役繁多,农民悲苦难言。 当时农民为方便田间劳作,便用竹叶或芒叶裹以大米,煮熟后随身携带以作干粮,这就是最早的裹蒸了。至汉代,肇庆的城乡居民已有在春节、端午节包裹蒸和粽子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如今,肇庆裹蒸已经成为讲白话地方家喻户晓的传统产品,作为春节探亲拜年的必备礼品,寓意着丰衣足食和来年好运。由此可见,裹蒸与粽子不同,它并不是用来记念屈原的,而是人们希望生活蒸蒸日上的吉祥食物。
裹蒸还曾奉为贡品,南齐书记载:在皇帝御食中,有“裹蒸”这一道菜。皇帝十分喜爱:“我食此不尽,可四片破之,剩余权当晚食。”
清代诗人王仕祯有诗赞肇庆城乡除夕熬煮裹蒸的盛况:“除夕浓烟笼紫陌,家家尘甑裹蒸香”。
【冬叶(糯叶、箸叶)简介】冬叶是制作肇庆裹蒸的特有材料,属凉性阴生植物,含丰富的叶绿素,生长于山谷、溪涧之间,目前只在西江两岸才有出产,据说冬天采摘最佳,具有色绿、叶香、柔韧、防腐的特点。
冬叶有正冬和野冬之分,正冬底面青绿,蒸煮后仍保持鲜绿颜色;野冬叶(山冬叶)的叶片较正冬叶小一点,味道有点苦涩。
据《广东新语》记载:“有冬叶者,状如芭蕉叶,湿时以包角黍(即粽)……盖南方性热,极易腐败,唯冬叶可持久。”
肇庆裹蒸的独有特点就是用大冬叶包裹,冬叶不仅清香,还能保鲜。冬叶性寒,有清热解毒、降火的作用。
【粽子、裹蒸粽、裹蒸之区别】古人用来祭屈原的粽子,最早是用竹筒装米的,后来用芦苇包成六角形,叫角黍。到了唐宋,有菱粽、锥粽、锤粽、益智粽、百索粽和九子粽等等,不过这些粽子大部分都没有人再做了,也可以说是失传了。现在较为流传的有京式、广式和湖州式的粽子。
肇庆地区所制作的粽子,多数以“枧水粽”居多。枧水粽要用当地的枧沙制作。做粽时按分量开好枧水泡浸糯米,用芒叶或甘蔗叶包裹做成枧水粽子,长约15厘米,直径三四厘米,煮熟后很快停火。肉色金黄透明,脆口不腻,吃时蘸以白糖或蜜糖,别有风味;有些枧水粽在糯米内还加有莲蓉或豆沙,煮熟后心红肉黄,脆滑油光,即使在食用时不加白糖或蜜糖,一样甘脆可口,去湿健脾,耐人寻味。
当代人疑心枧水对人体不利,建议制作时不加枧水,令“枧水粽”之有名无实,失去其甘香脆口的传统特质。其实一年之中才有那么一段日子吃这种食物,窃以为少量吃入枧水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而不加枧水的粽子,存放时间也并不长久,容易腐臭变质。
粽子有甜味当然也有咸味,咸味粽子称之为“咸肉粽”。制作方法是把浸泡好的糯米和绿豆,夹拌腌好入味的猪肉用山竹叶包裹而成,肇庆地区多用小一点的冬叶包裹,其形状比“枧水粽”粗一陪以上,呈方锥形,但个头又比裹蒸要小,这种“咸肉粽”不加枧水,但内馅的层次和裹蒸相似,因此有很多人称之为“裹蒸粽” 。
咸肉粽除了用猪肉做馅的以外,鸡肉、咸蛋黄、虾仁、蚝豉、猪脚、花生猪肉、绿豆沙猪肉、猪肉什豆等也一样可以为馅,真是五花八门,味道各有千秋。这种咸粽,煮透后找开食用,香气四溢,惹人胃口。
【肇庆裹蒸 香飘四海】一直以来,裹蒸是肇庆地区春节的传统食物,当春节将至,肇庆的女人们就开始忙碌了。她们一大清早就上菜场挑选冬叶,冬叶是本地特产,据说长在鼎湖深山,承天地之精华,吸天然之雨露,因而格外肥大,具色绿、叶香、柔韧、防腐等特点,比苇叶、竹叶更胜一筹。
而实际上,乡间很多人通常都会自己找地方种植一些冬叶,冬叶是非常粗生的植物,房后屋边、田边地头均可以种植,也不用费神,等年尾需要包裹蒸的时候就可以采割收集,自给自足;而大规模种植的,则算得上是怀集地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多是怀集出产的冬叶。
包裹蒸的冬叶最好选用老叶,冬叶在使用之前需要用热水烧煮一番,既可以让叶片变韧变软易于包裹,又可以除去冬叶的苦涩味。糯米、绿豆都以当年产的为佳,糯米淘洗后浸泡,绿豆去豆衣,对半磨开,筛去瘪豆;做馅的猪肉相当讲究,以肥瘦相间又偏肥的为五花肉上乘;制作“五香”调味料是一个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到裹蒸的味道,裹蒸是传统的民间食品,每家都有自己的秘方来调制,跟市面所卖的五香粉的味道有所不同,所以肇庆人有“裹蒸世家,秘方无价”的说法,调味料大体说来要用到适量的精盐、曲酒、花生油、白芝麻、五香粉等,制作好调味料之后,要提前将肉馅腌制一晚,使之入味;在包制之前还要将肉馅炒干水,一可增加香味,二可防止肥油散失。
各种材料都准备妥当后,女人们便围坐在装有糯米、绿豆、肉馅的大木盆旁,开始包制裹蒸。包裹蒸需要模具,传统用尖顶大竹帽,将三张冬叶依次铺放在帽的中间,以10:6:4的比例先后放上糯米、绿豆和肥猪肉,依照冬叶包糯米,糯米包绿豆,绿豆包肥猪肉的顺序包裹,然后在顶端(其实这是成品裹蒸的底部)覆上一到两张冬叶,接着用水草或者席草捆扎。用模具包出来的裹蒸大小相同,只只都有一斤以上,呈枕头状或四角山包形,这和普通棕子相比,简直称得上是庞然大物了。
传统烧煮裹蒸的器具是大甑或铁桶,民间一般用大油桶改装,在烧煮之前用黄泥巴涂抹外壁,可防止熏黑铁桶。将包制好的裹蒸一层层放置在桶内,加入清水猛火烧煮,在烧煮过程中桶内热水会溢出和蒸发,则需要不断补充热水,以水面盖过最顶的裹蒸为标准,经过八至十个小时的连续煲煮,冬叶内的糯米、绿豆和肥猪肉会互相融化,混为一体。这样,色、香、味俱全的肇庆裹蒸便可以上桌食用了。据说,这种传统已经沿袭了近2000年,体现了裹蒸原汁原味的特点。
肇庆裹蒸的吃法也颇具特色,当地人通常是将热气腾腾的裹蒸从锅里取出之后,拆开冬叶,加入切细碎的芫茜、葱和炒香的芝麻粉,再加上几滴土榨花生油和酱油,随吃随蘸,确有风味;而另一种吃法是将冬叶打开后,裹蒸蘸上蛋浆后用猪油煎至金黄,表皮香脆,再加上述配料食用,同样味道不俗。
而民间最喜欢吃的还是新鲜出炉的“开炉裹蒸”,不加任何调料,直接食用。新鲜出炉的裹蒸,久经煲煮的冬叶已变为深绿色,糯米表层吸收了冬叶的叶绿素,呈现一层通透的浅绿,冬叶与糯米、绿豆混合的清香令人垂涎欲滴,其味甘香,口感软滑,吃后齿颊留香,据说颇具补中益气,以及止夜尿和增加热能作用,在春天这乍暖还寒的时节,裹蒸成为人们欢度春节的传统食品确实有其效用目的。
居住在肇庆的回民也有包裹蒸的习俗,他们则以牛肉作馅,称作“清真裹蒸”;佛教信徒则以花生、白果、冬菇作馅料,称作“上素裹蒸”。
除了传统的糯米、绿豆、猪肉馅裹蒸外,近代还发展出更具营养的黑糯米等新品种,而内馅方面更是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填入冬菇、白果、栗子、腊肠、腊鸭、蛋黄、腊肉则誉称为“七星裹蒸王”;也有以日本大瑶柱、湖北咸蛋黄、上靓肥膘肉、自制鳗鱼干、鲜花生仁……配以味料用干荷叶包裹,用汤水熬制四小时而成的豪华版裹蒸……但是民间百姓常吃的大多以糯米绿豆肥肉制成,原汁原味,毫不逊色。
有食客认为肇庆裹蒸个头太大,馅料几十年来都没有过多的变化,略嫌肥腻,那是因为传统的裹蒸个头大是因为在它创建之初,是为了满足农民上山劳动而制作的,因为裹蒸一旦蒸熟,可以放置好几天都不会变质,比起一般的饭菜经放,农民就算上山劳动好几天都不愁饿肚子。而且在上世纪60至80年代,肇庆相对还比较贫穷,一个裹蒸往往就能满足一家人一天的口粮,为此,大个头的裹蒸也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
至于传统裹蒸的馅料搭配,主要是因为裹蒸是由糯米、绿豆等素料制成,放进肥肉可以肥美适中,调和味道,一直以来都受到大众的喜爱,因为它更能体现肇庆裹蒸的传统风味和裹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