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与财产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图书信息污染与财产权

污染与财产权

[1]

作者: (美)科尔著,严厚福,王社坤译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1

开本: 16开

I S B N : 9787301160633

定价:¥29.00

内容简介本书指出,所有适用于环境保护的方法最终都建立在财产权的基础上。如果缺乏某种财产权制度,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将不可避免。因此,环境保护中的选择并非是否要适用基于财产权的方法,而是在各种各样不同的情形下适用哪种基于财产权的方法。

本书评估了基于公共财产权的方法、基于共有财产权的方法以及基于私人财产权的方法在环境保护中的效用,发现它们都是有用的,同时也都存在着局限。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优势和缺陷,在不同的生态、制度、技术以及文化条件下,这些优势或缺陷可能会最大化或者最小化。没有任何一种财产权体制可以被证实在所有的情况下,考虑到政策的各个层面时都优于其他所有的财产权体制。通过案例分析和经验研究,本书认为,污染与财产权之间的关联,最终取决于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制度、技术以及生态条件。因此,在一个依赖于多种(经常是混合)财产权体制的社会,环境保护很可能会更加有效。

本书适合于高等法学院校和经济院校师生、政府官员以及热心于环境保护事业的人士阅读,也可作为高等法学院校和经济院校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第一章污染与财产权:概念框架

第一节无主物所获照料最少

第二节如果财产权制度的缺位是污染的原因,那么财产权制度缺位的原因又是什么

第三节理想(不存在的)世界中的污染与财产权

第四节现实、次优世界中的污染与财产权

第五节本书的结构

第二章解决自由获取悲剧的公共财产权/管制方法

第一节环境物品的公共所有权

第二节证明公共/国家所有权正当性的表面上确凿的理由

第三节国家管制:一种隐含地确立的公共财产权

第四节环境物品的公共/国家财产权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解决自由获取悲剧的混合财产权/管制体制

第一节理论上的可交易的排污权

第二节实践中的可交易的排污权

第三节评估作为一种环境管制方法的排污权交易体制

第四节通过自然保护地役权和土地信托的部分公有化

第四章混合财产权/管制体制的制度与技术限制

第一节环境保护工具选择中制度与技术方面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节环境工具选择的“经验”研究

第三节美国《清洁空气法》的工具选择(1970—1990年):制度和技术的视角

第四节制度和环境政策的含义

第五章自由市场环境保护主义的理论与局限(私人财产权/非管制体制

第一节世界范围内的私有化趋势

第二节私有化如何构成

第三节自由市场环境保护主义的理论

第四节公共所有权、官僚的管理失误和政府失灵

第五节完全私有化的“解决方案”

第六节自由市场环境保护主义的局限

第七节现实的私有化

第六章共有财产权体制在环境保护中的有限效用

第一节什么是共有财产

第二节用共有财产权体制避免自由获取悲剧

第三节共有财产权解决方案的局限

第四节艾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共有财产权理论

第五节最后的忠告:“成功”并不总是它被宣称的那样

第七章基于环境保护的财产权体制选择的复杂性

第一节构建财产权体制选择的模型:如何判断“最优”

第二节认真对待复杂性

第三节本质上仍然是社会实验

第八章财产权体制的冲突:征用问题

第一节征用法简介

第二节公共财产权体制和私人财产权体制冲突时的征用

第三节法学和政策内涵

第四节结论

第九章最后的思考

参考文献

索引

英语姓名译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