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郡
北魏置。
北朝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设立澄城郡,治澄城县(今陕西澄城县城区)管辖澄城、三门、五泉三县。属雍州(治长安,今西安市)。
十一年析雍州东部地置华州(治郑县,今陕西华县),澄城郡属之。
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于武乡县(今陕西大荔县)置同州,澄城郡属之。
北周明帝二年(558),并宫城县及五泉县的乳罗山地区入郃阳县,郃阳县来属。
隋代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撤消澄城郡入同州。
北魏置。
北朝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设立澄城郡,治澄城县(今陕西澄城县城区)管辖澄城、三门、五泉三县。属雍州(治长安,今西安市)。
十一年析雍州东部地置华州(治郑县,今陕西华县),澄城郡属之。
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于武乡县(今陕西大荔县)置同州,澄城郡属之。
北周明帝二年(558),并宫城县及五泉县的乳罗山地区入郃阳县,郃阳县来属。
隋代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撤消澄城郡入同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