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顶佛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延边八景之一

一敦化历史简介六顶山风景区位于敦化市区。

敦化历史悠久,素有“千年古都百年县,十座王陵一佛光,绿水缠绕渤海郡,川流德荡敦化扬”。

敦化市原名敖东城,亦称阿克敦。是清代古城池的名字。“敖东”系满语“鄂多哩” (又称额多力)的转音,其语意不详。公元698年, 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率众在此筑城自固,建都称王,号称震国。公元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始称渤海国,建都于忽汗城,即今敦化。到了明清时期,又被称作敖东城。作为满清皇族发祥地,清初这里被封禁达二百年之久。

1882年设治立县,取《四书中庸》中“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之句,寄“敦风化俗”之意,定名为敦化。解放战争时期,敦化是中共吉敦地委所在地,1946年,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暂住敦化。1958年由省辖县划归延边州。1985年撤县改市。 距吉林省首府长春市直线距离211公里;距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驻地延吉市直线距离116公里。属长白山脉的东部山区。

公元1677年(康熙十五年),清政府颁布《宁古塔等处禁止流民例》,正式宣布宁古塔管辖一带为封禁区,敦化为清皇室发源地,属封禁之例,但北部驿路沿线却不在封禁之内。当时由于种种条件所限,虽然明令封了,但却阻止不了外来汉民私自开垦荒地。一传十,十传百,大多来自山东、河北等地的人流不断涌入这号称东大荒的敖东城(亦名鄂多里,又名阿克敦),来开垦这无人管理的土地。加之土匪横行,社会治安状况也很糟糕。公元1878年(光绪四年),吉林将军派员前来视察,并于当年成立了阿克敦荒务局,从此打开了二百年的封禁。赵敦諴调来负责向民众放荒事宜,次年就放出 熟地2774垧,以后逐年都有发放。到公元1882年,共放出熟地近万垧。随之人口也不断增加。公元1880年(光绪六年)吉林将军铭安奏请建县,公元1881年1月25日清政府批准。当时清廷历法沿用农历,是为光绪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经过一年筹备,包括建城池,搭班子,修县衙,于公元1882年(光绪八年)敦化县正式建成。

敦化市工业生产现在基本上形成了以木材加工、中成药、建材、造纸等为主的综合加工体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也有新的发展。同时,这里还是吉林省实行开边通海战略的重要交通接汇处河客货集散地。近几年来,这里正形成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现已确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趋完备。敦化是省级经济开发区,享受充分的优惠政策,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城市。已列为国家星火密集区、电气化试点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商品粮基地、烟叶基地、黄牛繁育和加工基地,获全国卫生城、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市、省级精神文明先进城市。

二、六顶山风景区六顶山风景区位于敦化市区南5公里处。

主体地理坐标:地理坐标:43°32'30.05"北;128°12'50.48"东。

属于长白山余脉丘陵地带,这里牡丹江环绕而过,依山傍水、地势开阔,群峰环绕、紫云缥缈、游龙衔珠。

南部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渤海国古墓群,东部是亚洲地区最大的佛教尼众寺院正觉寺。

六顶群峰环绕,伸延广阔,向东北部是栖息着丹顶鹤、大雁、野鸭、鸳鸯等珍贵鸟类雁鸣湖风景旅游区;西北部是神奇秀美,垂直植被景观带明显老白山风景区。

三、渤海国及古墓群公元698年~926年,是公元7世纪末至10世纪初以靺鞨族粟末部,简称粟末靺鞨。为主体建立的封建国家,为中国历史上统治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

六顶佛光

唐朝武则天圣历元年,即698年,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在东牟山(今吉林敦化)建立靺鞨国,取国号大震,自立为震国王。公元705年获得唐朝承认。713年(唐先天二年),唐玄宗正式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靺鞨(唐代读音为:weì jié)政权改以“渤海”为号,渤海正式成为唐朝外藩体系内一个名义上的羁縻(Jīmí)州,在对唐经济政治交往中拥有特殊权益。762年,唐廷应渤海朝廷请求再次诏令渤海郡国升格为渤海王国,大祚荣之孙大钦茂加冕为国王。

首都初驻旧国(今吉林敦化),742年迁至中京显德府(今吉林和龙),755年迁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785年再迁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794年复迁上京龙泉府。

渤海国于926年(辽太祖天显元年)为辽国所灭,前后传国王十五世,历时229年。它上接高句丽下启辽、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对中古时代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颇为深远。

六顶山渤海墓群 :

位于敦化市区南5公里牡丹江右岸六顶山南坡山坳,唐代渤海国前期王族墓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顶山东西走向,有起伏相连的山峰6座,最高峰标高603米,由此向东南伸出一山脊,山脊两侧皆为墓地,有石室封土基80余座。

代表性的第三代王大钦茂次女贞惠公主墓,出土有陶器、玉区、勇金钢饰件文物和墓碑。碑作圭形,通高90厘米、宽49厘米、厚29厘米,文21行,汉字阴刻,楷书真字700余,石碑周围阴刻藻饰和卷云纹图案。碑刻于公元780年。碑文证明渤海国这时已使用汉字,流行骈体文,娴习书法,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同时出土的石狮2尊,造型雄浑,形象刚健。这些都证明唐朝文化对渤海国深刻的影响,已经深入渤海郡国的日常生活中。

四、正觉寺的佛光:正觉寺位于敦化市南郊,六顶山旅游风景区内,距市区4公里。为该寺第三代传人旅美高僧,释佛性大法师于1993年恢复重建,大法师也传教于美洲,并在美国建有佛教道场。大法师含辛茹苦,在海内外广募佛财,重建寺院。该寺院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使尼寺更具仁慈的神韵。 寺院分殿堂区、生活区、佛学院三个区。中轴线上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互殿和藏经殿五座双檐大殿随山势渐次升高,钟鼓楼与牌楼门相映照,俯瞰一池碧水。其中,大雄宝殿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高居于饰有九龙墨石雕御道的三层围栏月台之上。 殿内高12.5米的三尊樟木大佛,以及释迦牟尼成道陶瓷壁面,八根汉白玉盘龙柱,云南剑川青皮木雕隔扇门,华贵的藻井均属届宇建筑之精品。六角六亭的观音殿更别具特色。殿中用6.6公斤纯金贴面的六面体六千只手眼观音圣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杰作。

六顶佛光

精美的石雕、木雕、彩绘与赵朴初等名家墨迹都为寺院增添了光彩。别墅式小洋楼与大殿区传统的中式 建筑相互照应,伴着青烟雾霭,衬托着湖光山色,鸣响着钟声佛号,愈加显得幽静。正觉寺不仅是宗教文化的杰作,也是古今建筑相结合的典范,是利用现代建筑材料,通过旧古的建筑手段完成的仿古建筑群,是杰出的艺术艺术精品。1.正觉寺溯源正觉:佛家解释,诸佛无上之正智而曰正觉,觉者知诸法之智,其智无邪归正,倘若把这解释再凝炼一下,即是觉知诸法无上之正智。诸法,指一切事物的性质及现象。无上,高得不能再高了。正觉的含义是,具有无以比拟的、彻底的、认识一切事物本来面目的智慧。

敦化正觉寺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最初规模不大,几经扩建整修,到民国年间臻于完善。当年院落,东西20米,南北40米。有正殿三楹,砖瓦结构,东西长12米,南北宽6米,建筑面积72平方米,硬山式结构,方向南,檐角墙头有雕砖花纹装饰。殿内原有泥塑佛像,已遭人为破坏,解放后留有大殿残骸,后不复存在。遗址坐落在现敦化四中院后部。正觉寺因一向为比丘尼(俗称尼姑)居住,人们惯称其为娘娘庙。正觉寺在过去年代里是敦化城内的主要庙宇之一,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和二十八日都举行庙会,远近乡民纷纷前来赶会,十分热闹。

正觉寺对于敦化地方佛教的传播曾超过很大作用,培育了一些根性很深的佛门高徒,现居美国纽约正觉寺的释佛性法师就是在敦化正觉寺落发为尼的。正觉寺历届住持是唯空、尊国、兴运、佛性。

六顶佛光

建于清朝晚期的正觉寺,在历史上的发展没有现在正觉寺这样的规模。但是在香火的鼎盛时期,还有许多根性深厚的高僧担任寺院的住持,历任住持先后有唯空法师、尊果法师、兴运法师。原正觉寺最后一任住持兴运法师,亲眼目睹了正觉寺的衰落,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在众僧侣相继离开的那些日子里,她始终一心向佛,坚守在寺院破旧的房子里。因此振兴正觉寺一直是兴运法师永不破灭的愿望。1980年,佛性法师受中国佛教协会邀请回国朝拜四大名山。借此机会才得以回故乡探望师父。当兴运法师得知自己的弟子佛性法师在美国已建立“圆通寺”,就谆谆嘱咐佛性法师一定要复兴重建正觉寺!于是不久“圆通寺”就更名为“正觉寺下院”。由此开始,佛性法师酝酿形成回国重建正觉寺的宏愿。兴运住持于1983年圆寂,未能目睹重建振兴的正觉寺,聆听钟鼓重鸣。但是相信她在西方极乐世界一定会感同身受的。

释佛性,俗名关淑琴,满族正白旗,1925年生于吉林省敦化市官地镇岗子村。从小就萌生菩提之心,发愿出家修行。19岁开始吃长斋,21岁在原正觉寺皈依佛门,削发为尼,拜兴运法师为师。在皈依佛门之后的60多年时光中,为求证佛法,她云游各处道场,从北疆到南域、从国内到国外、从东方到西方,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行游僧”的千辛万苦。60多年来,她心不退转,念不退转,道不退转。在正觉的道路上坚韧不拔,发般若宏愿,发慈悲大愿,护国护教,在纽约发展和弘扬东方文化,建设规范佛教道场,成为第一个到美加地区弘扬中国佛教文化的女法师,在美国建成了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女众道场—正觉寺下院。此后,为实现师父的遗愿,又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以爱国、爱教、爱家乡的慈善本怀,回家乡敦化建起了世界第一大的尼众道场—正觉寺上院。上下两院成为发展东西方佛教文化的桥梁,佛性法师也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大法师。2.正觉寺光大1980年,美籍华人、美国纽约正觉寺住持释佛性大师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邀请回国朝圣南方四大佛教名山,并回故里吉林省敦化市省亲。旅途中他向赵朴和政府主管部门郑重提出要回家乡重建正觉寺的请求。

六顶佛光

这以后,佛性大师又多次向政府提出重建正觉寺一事。自1979年赵朴妆访美后,佛性大师结识赵朴老,相互间通过多封书信、多次通话及多次会话,友谊日深。1994年敦化正觉寺大雄宝殿开光前,大师和敦化政界要人去北京专程拜访赵朴老。佛性请赵朴老夫人说:“他身体不好写不了。”赵朴老只是轻轻一笑,也没说什么,待佛性大师回敦化后第三天,就收到赵朴老寄来的条幅。佛性很钦佩赵朴老的为人,发也说赵朴老对她回家乡建寺给予非常大的支持。赵朴老曾和佛性说过,你们东北佛教发展最落后。经过佛性大师的艰辛努力和主管部门的筹划协助,1992年9月在佛性大师的故乡敦化六顶山风景旅游区,恢复重建的正觉寺破土动工。

1992年,敦化市政府正式发函邀请佛性大师来敦化,佛性受到诚挚的接待,签署了重建正觉寺上院备忘录。同年9月正觉寺在敦化六顶山破土动工。1994年9月10日敦化正觉寺大雄宝殿开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正觉寺题写了“正觉寺”和“大雄宝殿”匾额,为大雄宝殿抱柱题联:“正道示周行遍十方树金绳戒香梵钵,觉王开净土试四望松风水月仙露明珠。”美国万佛城宣化上人捐助了数以万计的美金。国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法音》佛教期刊主编、河北柏林寺住持 净慧法师积极赞助。著名学者、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对总体设计方案在宗教文化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证和肯定。在佛教建筑方面,中国佛教协会妙华法师亲临现场指导。古籍研究专家罗继祖教授,著名书法家段成桂、丛文峻,著名作家张笑天等都为庙宇题写了楹联。正觉寺也得到了海内外佛教信徒的大力。1995年10月,一期庙宇群土建工程基本如期完成。1998年8月10日,观音殿开光。

敦化正觉增的恢复重建,弘扬了佛法,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增加了人文景观,可成为长白山、镜泊湖的一个具有人文风情的旅游景点。如今敦化正觉寺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佛教女众道场。该寺院占地64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历时三年已完成。正觉寺工程浩大、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