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前村
河前村地处云南省楚雄市鹿城镇西南角的城郊结合部,距市中心5公里,辖区总面积27.8平方公里,村

委会下辖22个村民小组,56个自然村,1048户农户,4274人。村党支部下设17个党小组,有党员116名。自实施“彝州先锋走廊”建设以来,村党支部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和抓住2012年国际茶花大会在楚雄市召开的机遇,培育兴建茶花产业,积极打造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摆在党建工作首位,走出了一条党员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新路子。
村党支部抓住2006年省、州列项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契机,投入近80万元(村自筹35万元),优质高效建成占地3.5亩、总建筑面积567平方米,党员活动室104平方米,功能齐全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紧紧抓住被列为“彝州先锋走廊”示范点建设的有利时机,规范先进性教育机制,配齐党员教育设备,添置教育知识读本、资料,营造党建工作氛围,打牢工作基础。与此同时,充分整合和利用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资源设施,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了党组织和党员的“议事堂”,党员群众学习的“课堂”;党员联系群众的“活动站”,新型农民的“培训站”,先进文化的“传播站”,村情民意的“观察站”。为解决群众办事不便的问题,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作用,于2008年6月组建成立楚雄市第一家农村社区便民服

务中心,将土地、林业、农科、民政、计划生育、社保等人员集中在便民服务中心办公,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代理服务。便民服务中心用热情、周到、细致、有效的服务和措施,切实把“中心”建设成了“服务更优、效率更高、措施更实、形象更佳”的群众之家,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河前村党支部在经过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紧紧抓住2012年国际茶花大会在楚雄市召开的大好时机,围绕市委、政府将河前流域定位为“十里茶花溪”打造的总体规划,认真制定河前村茶花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培育新型产业,支持引导群众走茶花种植之路。一是正确引导土地流转,增加土地使用效益,为产业发展打牢基础。通过正确引导农户合理进行土地承包流转,在8个村民小组共流转土地402亩,引进了来自保山、大理、昆明、姚安等地的25家花卉种植企业。其中茶花种植企业7家,投资额达1500万元,种植茶花30万盆(株),品种达15个,培育茶花砧木80万株。通过土地流转,农民一方面增加了地租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就近打工,成为花卉种植企业的工人,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学到了花卉种植技术,为自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协会建在支部上,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为使全村茶花种植产业能规范、健康、有序的发展,真正解决农户在茶花种植产业方面的困难,于2008年7月22日依托村党支部成立了河前茶花协会,积极支持茶花种植企业和农户扩大规模、提高档次,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依托协会建立茶花市场平台,推动全村茶花产业的发展。为加强支部建设,今年又从镇机关下派优秀干部担任村

党支部书记。通过“支部加协会加产业连企业带农户” 的模式有效运行,一个新兴的产业在河前初步形成。三是积极引导农户成为“花农”、党员成为“茶花党员”,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为调动广大群众茶花种植的积极性,拓宽茶花销售市场渠道,解决部分农户在茶花种植资金上的困难,河前村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筹措5万元资金,分批组织村组干部和农户到昆明市宜良县参观学习茶花种植技术,对农户购买茶花籽、购买营养袋、购买茶花树苗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通过积极扶持和引导,全村已发展茶花种植农户160户,培育茶花1万株(盆),种植茶花砧木80万株,还涌现出了像张建华等年收入上万元的“茶花党员”,在茶花产业的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目前,河前村的茶花种植已达一定规模,成为楚雄市的重点茶花种植基地,广大群众对茶花种植前景反映较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