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矮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定义质量比太阳略小一些的恒星,这种恒星被称为“橙矮星”。

橙矮星

特点橙矮星的寿命要比类太阳恒星更长一些,并具有安全的可居住区域,该恒星体系的行星要比更明亮的红矮星拥有更多的液态水。 质量接近于太阳的恒星被归入黄矮星,已倍受行星探寻者们的关注。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橙矮星可能具备更好的生命存在条件,该恒星体系内的行星很可能孕育着高智慧生命体。

橙矮星,也就是K-型矮星(KV),是主序带(以氢为燃料)上,光谱类型为K,亮度分类为V的恒星。这些恒星的大小介於M-型主序星、亮度分类为V,和G-型主序星、亮度分类为V的恒星之间,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5至0.8倍,表面温度在3,900至5,200K。[1], Tables VII, VIII.。此种恒星的例子有半人马座α星B和印第安座 ε[2]。

这种恒星是我们寻找在地球外的生命时最感兴趣的,因为它们停留在主序带上稳定的时间很长(150亿至300亿年,相较之下太阳只有100亿年),这样就可能有机会在环绕著的类地行星上创造出生命[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