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甸头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小甸头村隶属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鸡街镇,是下乍甸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坐落在个旧市以北约10公里的鸡个公路旁。村子村依山而建,绿树成荫,翠竹环绕,楼房林立,一派和谐、优美的田园风光。全村共57户215人,146个劳力。耕地面积225.73亩,人均1.05亩。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1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

近年来,在鸡街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小甸头村小组坚持以村党支部为依托,努力打造新农村建设品牌,大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07年,经济总收入241万元,人均纯收入4200元。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电视机、洗衣机、音响、DVD等电器早已普及每个家庭,移动电话人均拥有量呈上升趋势,电脑开始进入一些人的家庭,家庭拥有摩托车、拖拉机、汽车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

小甸头村小组党支部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把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领导者和组织者。一是狠抓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和学习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村党支部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农村新型劳动者的重要举措,坚持长抓不懈,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是实行村务公开,推行民主管理。领导班子赢得了广大群众的高度信任,村小组干部连选连任10余年不变。

小甸头村小组村党支部大力实施思想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树立文明乡风,有力地促进了文明村镇的创建。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宣传教育。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三是制定《村规民约》,教育村民克服陋习恶习,抵制歪风邪气,规范言行举止,争做“四有”新人。四是加大诚信教育力度,教育村民诚实守信,树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良好形象。五是抓好青少年的德育工作,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多年来,村子中没有一名村民吸毒、没有一名村民参加“法轮功”、没有一名违村民法犯罪。

小甸头村小组制定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小甸头村创建文明村镇工作规划》和《小甸头村创建文明村镇年度计划》,对“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作出了详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为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小甸头村从实际出发,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抓载体。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全村57户家家挂上了星级文明牌,创建率达到100%;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烟盒舞比赛,篮球比赛等,陶冶了群众的情操,丰富了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积极组织青年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绿化美化家园。

小甸头村小组素以 “山顶林帽子、山腰果带子、山脚新村子、村前菜园子”而驰名远近村镇,出产的柑橘、芦笋远销北京、天津、上海、香港、东南亚等地,美名远扬。这与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村民的艰苦创业、勤劳致富是分不开的。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村党支部带领全体村民,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种植为龙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特色蔬菜、水果,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甸头村小组领导班子在努力发展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改观村容村貌,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村建成沼气36口,63%的农户以沼气为生活能源。已安装太阳能52台,91%的农户用上了新浴室。2004年12月完成了全村的电网改造。2006年7月,投资37万元的村小组办公楼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该楼分为上下两层,集办公、医疗卫生功能为一体;同年8月,文化活动娱乐中心建成,有篮球场1块、办红白喜事专用的、配套齐全的大伙房1间。如今的小甸头村,街道、路面全面硬化,街道整洁畅通、无卫生死角,柴草堆放整齐,禽畜圈养,环境清洁,家家户户栽花种草,树木葱郁,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小甸头村以其整洁的容貌,优美的环境,当之无愧地成为鸡街镇新农村建设的一颗璀璨明珠。

小甸头村小组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市级“科普文明村”、州级“文明单位”、 州级“科普文明村先进集体”、省级“文明村”。2005年10月,小甸头村小组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的光荣称号。在此基础上,村小组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努力创业,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又迈上了新的台阶。[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