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圩头村
三圩头村位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先锋镇通甲路以南,紧邻镇区,通启高速及正在建设中的青年东路延伸线穿境交叉而过,全村区域呈正方形。该村农业人口2530人,853户,辖2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024亩,人均不足0.5亩,有5个村民小组人均低于0.3亩,享受有限的失地农民低保。
三圩头村2005年经济总量1.04亿元,其中工业加工值0.94亿元,占总量的93%;农民人均收入8003元。该村农民收入的主渠道为家庭手工加工业,从业家庭占纯农户的90%左右,全民创业氛围浓郁。主要产业门类有纺织、塑料膜、钢丝包、拖鞋、棉鞋、铜管等,其中钢丝包加工和铜管业为主要产业,遍及全村各组,从事该业的农户近400户。钢丝包是家纺行业床上用品的外包装物,主要为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相关产品配套,随着中国家纺城的建成,需求量日增。该村一般农户通过经纪人牵线从事钢丝包某道工序的加工,人均年收入可达1.5-2万元。钢丝包生产加工作为三圩头村大多数农户创收的主渠道,目前呈以下特点:1、该村已形成钢丝包生产加工的产业链雏形。农户们通过经纪人进行自由组合分工,从弯钢丝开始--裹钢丝--薄膜印刷--缝纫连接--把手安装等一整套工序,一般农户根据情况选择其中1~2道工序,加工后交下一流程操作,互不干扰,配合默契。2、该村已形成钢丝包生产经营的基本网络。三圩头村以钢丝包为典型的农民增收工作,完全是"公司+农户"的模式,虽然组织程度还不太高,很大程度上是自发的,生产经营手段还不太精,很大程度上是原始的,但如果不是大户(经纪人)引导,众多农户参与,就形不成这种模式,这也充分说明了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无比创造力。3、该村已形成钢丝包生产加工的一定规模。这是三圩头村农民进一步提高增收本领、拓宽增收渠道,加快增收步伐的本钱和基础。目前的这一规模虽然还有限,但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激增,钢丝包一旦成为三圩头村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品",甚或周围数村连成一片,再通过技术革新提高质量,在竞争中遥遥领先,则该产业将形成规模化、集团化效应,进而成为当地一般农户创收的主渠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