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弹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生产弹性又称产出弹性(Output Elasticity)。

是指当所有其他投入要素保持不变时,一种投入要素的既定百分比变动所引起的产量的百分比变动。表示生产中产品产量变动对生产要素投入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可以用来评价资源投入的转化效果。生产弹性的经济意义是,当某一种生产要素增加百分之一时,产出量增加百分多少。

生产弹性系数公式

若以:EP表示生产弹性,产品总产量用TPP表示,表示产品增量,可变资源投入数量用Q表示,表示资源增量,则生产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因为:,,所以:。

根据上面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生产弹性系数可用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比率求得。根据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当EP> 1时 ,即MPP>APP,表明产量增加的幅度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幅度,此时,若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平均产量会不断增加。

当EP= 1时,即MPP=APP,表明产量增加的幅度与生产要素增加的幅度相等,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高点。

当EP< 1时,即MPP<APP,它表明产量增加的幅度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幅度,在此时若继续追加生产要素投入,将使平均产量降低。

当EP= 0时,即MPP= 0,此时生产要素的转化效果等于零,总产量达到最高点。

当EP< 0时,即MPP< 0,此时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是负效用,总产量不但不能增加,反而减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