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泓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蒋泓峰

蒋泓峰

泓峰简介

蒋泓峰,均衡管理学创始人、笃行者,高级培训师,资深企业管理、策划、国际商务专家。

蒋泓峰曾任国有、民营、股份制、农业、食品、地产、商贸等大型企业集团董事长、总裁。亲历企业的创业、成长、成熟、衰退、再成长的各阶段。经历过水灾、火灾、市场波动、政策变化、人力资源等环境的砥砺,有着决策宏观战略、处理突发性事件的沉着和果敢;深谙企业的组建、借贷、债券、上市、并购、清算、海外业务拓展等运作,有着成熟的经验和深刻教训;深刻理解品质、诚信、形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所领导的企业曾被农业部、科委、体改委、经贸委、财政部等国家部委列为试点单位并获得相关支持。

2002年起,涉足国际商务、传媒、企业策划、区域经济研究与策划、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教育培训、企业托管、商业营销等领域,并担任总裁、副总编辑、秘书长等主要领导职务,策划并指导运作了多个大型国内外活动和项目,成功地为海内外部分区域政府、企业集团、社团机构、投资机构及个人发展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服务。如中国(延吉)朝鲜族食品、用品基地;;中南美洲华侨华人反独促统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委内瑞拉)大会等。

蒋泓峰在各类杂志、报纸等刊物发表调查报告、专题报导、管理类文章近百篇;著有《均衡管理》、《策划与发展》、《立体人生》、《区域经营》等管理和人生激励类书籍。在全国各地举办多场“均衡管理”讲座。蒋泓峰:传奇人生成就均衡管理他是活跃在经济社会浪潮中,敢于涉足未知领域,尝试众多挑战,实践均衡发展的前行者。

蒋泓峰

他是活跃在我国思想理论界,执着于思辨人生情感、哲学范式、文明进步的智者。

他敢于挣脱世俗的束缚,坚守自我理念,穷尽十数年,孜孜不倦地探寻自然规律和历史发展中的“道”。

他就是被人们称为管理领域思考者、实践者的均衡管理学创始人蒋泓峰先生。

埋下种子

侃侃而谈、真诚坦然、自信果敢,这是记者与蒋泓峰先生第一次见面的印象。

蒋泓峰

古语有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蒋泓峰先生的均衡管理理论体系,正是他承受了多于常人十数倍,甚至数十倍的生活磨难,在生活的砥砺中,穷尽十多年,用心血和智慧写就的。

了解蒋泓峰的人很多,他们知道他有过不平凡的经历;熟悉蒋泓峰的人不少,他们知道他有着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烙印;然而,懂得蒋泓峰的人,却似乎不多,他们不知道他忙碌背后的,其实是踌躇满志,和心怀理想的大智慧。

蒋泓峰出生在东北地区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骨子里流淌着一股粗狂和桀骜。从小傲气十足、不甘平庸的个性,注定了他人生轨迹的坎坷和不凡。

1984年,刚从学校毕业的蒋泓峰被分配到一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工作,班主任杨华送他到单位,看到较差的综合环境时,问他:“这个地方你能干下去吗?”蒋泓峰略微沉思,满怀信心地回答老师:“五年之内我一定要当上这个单位的一把手,否则不去见您。”杨老师微微一笑,并没有把这个“愣头青”的话放在心里。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三年之后,年仅23岁的蒋泓峰却凭着自己对于企业管理的独到见解和极具煽动力的远景规划,竟实现了三年前的一句“戏言”,当上了这个当时拥有几千万元资产、几百名员工的企业掌舵人。这一步,对于杨老师来说过于突然,对于蒋泓峰本人而言,也多少有些猝不及防。然而,好强的个性随即将这淡淡的顾虑驱赶的烟消云散,他接下来要做的,是大刀阔斧地开拓,尽情地挥洒自己的豪情与理想。“这一步迈得轰轰烈烈,也迈得壮丽凄美。那时起,开始了我漫长、曲折的管理生涯,也在我最心底埋下了均衡管理理念的种子。”蒋泓峰后来这样说道。

少年得志的蒋泓峰,并没有辜负众望,在他接手管理企业的16年里,企业资产翻了几十倍、员工近万人,成为省里和国家的重点企业。企业先后被农业部、科委、体改委、经贸委、财政部等国家部委列为试点单位并获得了相关政策的支持。对于蒋泓峰个人,杰出青年企业家、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也是接踵而至。

浇灌种子

16年的企业领袖角色,让蒋泓峰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为资本经营的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和决策者。

蒋泓峰

因为管理工作的需要,他必须强化学习,博采众长。古今中外的重要著作、理论他几乎都有研读,古今中外的重要事件他几乎都曾关注。他与数百位政要、社会名士有过密切的交往和合作。

因为工作的便利,他得以频繁“渡洋”,融贯中西。自1984年参加工作开始,他就开始和海外华人及外商打交道。1988年便去美国考察,此后的岁月中,他去过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亚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世界各地活动,如全球华侨华人反独促统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维也纳、布达佩斯、智利、委内瑞拉、华盛顿、菲律宾、澳门)大会等,并与世界各国的华侨华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6年的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他经历了企业的改制、并购、重组,甚至海外扩张,涉猎农业、食品、地产、商贸等;亲历企业的创业、成长、成熟、衰退、再成长的各阶段;经历过水灾、火灾、市场波动、政策变化、人力资源等环境的砥砺……

2001年,由于受产业定位、国家政策调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在资本市场运作环节上出现了重大危机,一路过关斩将的蒋泓峰,这一次幸运之神没有给他投来眷顾的一瞥,他迎来了走上社会后人生的第一个低谷,曾几何时还是如日中天的企业也随之黯然失色。

世间万物无不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有左就有右,有对就有错,有得就有失。这次灾难让蒋泓峰进行了彻底的反思,引发了他探寻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和自然规律。2002年仲春,蒋泓峰收拾行囊,告别了鲜花与掌声,失落与彷徨,毅然决然地回京求知。

“不想再做企业了,倦了,也怕了。”蒋泓峰说,“只有从企业里跳出来,才有可能寻找到我想要的答案。”为此,他从企业转型到一家中直媒体,并担任常务副总编辑,同时兼任欧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助理、欧洲华侨华人联合会中国办事处主任等海外华人社团职务。此时的蒋泓峰发现,这片广阔的天地里,自己大有可为,他重新焕发出久违的豪情,开始乐此不彼于国际商务、传媒、企业策划、区域经济研究与策划、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教育培训、企业托管、商业营销等领域……

这些大经历、大曲折,练就了蒋泓峰决策宏观战略、处理突发性事件的沉着与果敢,让他的精神和意志更加的丰富和坚定,更浇灌了那颗均衡管理的种子。

开出奇葩

这次成功的转型,让15年前的奇异种子终于冒出泥土,开出了我国现代管理理论界的一朵奇葩。

2007年7月,蒋泓峰所著的《均衡管理》一书出版面世,随即在海内外引发管理新思潮。国内多个政府、企业、培训机构纷纷购买《均衡管理》一书作为培训材料;海外华商也对《均衡管理》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国内外大量媒体就均衡管理在人力资源、汽车营销、保险管理等行业管理中的应用与意义作了报道。均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科学,引发了人们对于现代社会、区域政府、企业乃至多领域管理的重新思考。

实际上,均衡的思想源远流长,古今有之,中外有之。

孔子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孟子曰:“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意即万事求中和,求均衡,万物才和谐,才发展。

时至今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均衡、普惠、共赢”理念;韩国更是把均衡发展作为立国战略,以“建立多核型、创造型均衡发展社会”为目标,成立了国家均衡发展委员会,制定了国家均衡发展特别法;众多成功的企业如华为、万科等也把均衡管理纳入重要管理内容;西方经济学家也都深谙均衡的效能,如马歇尔提出均衡价格论,帕累托提出“消费和需求的均衡” ,凯恩斯提出经济均衡等。

可以说,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均衡无处不在。但能将均衡管理系统地提出,并升华成一个理论、一门学科、一种思想,不夸张地说,蒋泓峰是第一个。

蒋泓峰就均衡管理在政治、经济乃至整个社会事物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做了精辟的论述与解析。他认为,均衡管理就是通过研究组织或系统内部各要素间制衡演化的逻辑关系,以及其与外部环境相互间的关系变化规律,把握其均衡与制衡的关系和运行机制,使其内外部各要素在质、量和能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度”,在结构方面保持相对稳定,在关系方面保持相互协调、相互适应,以期实现组织或系统的整体和谐,从而推进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方法。

“均衡管理是动态管理,具有目的性。既不是平均管理,也不是折衷管理,而是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持续性的管理。”谈及自己的均衡管理理论,蒋泓峰总是滔滔不绝,不掩欣喜和自豪。

提到蒋泓峰和他的均衡管理,外界满是肯定和赞誉。福建邵武市委宣传部与有关行业管理部门联合组织该市近百名企业家,围绕《均衡管理》的核心内容进行了学习、讨论,对提升邵武企业家管理水平及管理绩效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河北邯郸市新兴铸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认为,《均衡管理》从源头上解决了企业管理者管而不理、理而不通的困惑,以均衡理论的核心思想指导企业管理工作者如何寻找均衡点,如何摒弃、处理管理自私化和管理完美化的杂念与矛盾,是一本值得细细研读的好书。

有关专家评价说,均衡管理学是研究社会和谐或和谐社会的条件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是研究如何减少不和谐因素,把不和谐因素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的学问。理解、掌握并运用均衡管理去管理国家、企业或社会事务,对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具有切实意义。

润泽万物

蒋泓峰一心扑在均衡管理理论的潜心研究和用心实践上。近几年来,他先后帮助延吉、吴忠、永成、桦甸、通化、通榆、宁夏等众多政府以及吉禾豆奶、北方鱼市、蓝星玻璃、海鑫堂茶叶、蕻芋食品等多家企业出谋划策、开拓市场、解决难题。

“我们都在追求,追求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我们都在破坏,破坏了环境,破坏了资源,破坏了和谐。”实践中,蒋泓峰有着许多切身的感受,这更加坚定了他传播均衡理念的信念,“追求与伤害间,我们需要什么?需要思考。思考什么?均衡。”

“现在具有均衡理念的管理领袖不是太多,是太少了。”蒋泓峰认为,目前一些以“博弈论”和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流意识”的个人、企业、小集体甚至地方政府,并没有对利益最大化背后的本质有过太多的思考。譬如“通用”缘何破产?“巨人”缘何覆灭?“蒙牛”缘何发迹?“华为”缘何做强?

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与社会、与家庭的均衡关系?如何从错综复杂的管理哲学中破译财富口诀?

帮助更多的政府和企业塑造品牌形象,解决发展危机,实现长足发展,成为蒋泓峰最大的心愿、更是他日后人生中的主题。于是斟酌再三、权衡轻重后,他决定“不需代价”推出“均衡管理大讲堂全国巡讲”活动。目前,这一活动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北京、河南、云南、山东、河北……

“我想通过这一活动将均衡管理理论传递播开来,用这一思想武器帮助更多的人。让我们共同探索出一条均衡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新路。”蒋泓峰眼里分明透出一种希望,他像一个倔强的传道士,要用自己的思想和实践,去影响和改变许多人的思想和实践。

在许多人看来,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化时代,蒋泓峰的理想多少有些乌托邦神话的色彩。然而,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举措,对蒋泓峰而言如此,对更多的人来说,同样如此。这是一条绝不平坦,甚至布满荆棘的征途,蒋泓峰决心用心血和智慧去谱写。泓峰感悟

蒋泓峰

1、人生就像抛物线,步入低谷时要坚持住,只有坚持住就能迎来颠峰,绝不能放弃。

2、成功取决于很多要素,它不仅有自身努力,还倾注了亲人、朋友和社会的帮助,甚至包含着上帝的恩赐以及机遇的屡屡青睐。

3、接触优秀人士,激发上进心;接触平常人士,满足虚荣心。只有这样,你才能活得平衡,发现自己的价值,体会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4、在人生与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习、研究历史和借鉴他人的经验与教训,这样会少走弯路。不要等失败后才知道自己的过错,那样,往往错过时机或不再拥有机会。

5、做人的根本就是讲仁义。不行仁义者,其人格是缺陷的,是不文明的。

6、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和创造,只有不断奉献和创造,生命才会丰富而饱满。

7、能够处理好责任、生活、价值均衡发展的人,才会拥有最和谐、最精彩的人生。

8、一个善待亲人、朋友和社会的人,才能真正管理好一个企业、团队,否则,他只能昙花一现,难以成就百年基业。

9、领导人要领好路,带好头,掌握度。无论做什么事,快了不妥、慢了不行,要照顾到大多数人。自己有道,又能引导群众走正道者,方为好领导。

10、员工是企业的宝贝和财富,是企业的擎天柱。作为企业管理者,只有以人为本,善待员工,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11、对中高层干部涵容,对员工关爱是企业家有效的用人方略。

12、最大的节俭是对时间的节俭,最大的浪费是对效率的浪费。

13、管理一定要符合王道规则,一切都在于讲清道理,以理服人,以礼待人。形成以稳定的道德观为基础的管理才是最省力、最有效的管理。

14、当老板、挣大钱,当大官、办大事,都只能算是一种职业,而不是真正的事业。真正的事业,应是从善根深、寄托着人类精神追求与希望,生命之树万古长青的盛德大业。

15、优势互补增效益,资源共享促发展,是现代企业家的发展观。

16、企业家是值得敬重的人,他们以实业报国、振兴经济、繁荣市场,是社会的脊梁。

17、大海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是现代企业家宽阔的心胸和崇高的理想。

18、资本的积累不应该是血琳琳的,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误解资本积累的过程或手段,会铤而走险,做违心事或违法的事。

19、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管理者均衡地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20、资本的原始积累实际就是智慧和汗水的积累。误解资本积累的过程或手段,就会铤而走险,做违心或违法的事。

21、商业精神的泛滥并不能带来经济的繁荣,只有用均衡理念去谋求发展,才能唤回社会的均衡发展。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还要履行社会的责任,只有两者均衡,企业才能在社会的大家庭里求得长足发展。

22、能敏锐观察并把握机遇、创造财富的人,是真正的“高人”,这样的人多了,国家就富强了。

家庭

蒋泓峰的家庭是幸福的、快乐的,他有两个女儿,一个是研二,一个上小学。每天回家,蒋泓峰总能听见两个女儿对爸爸亲切的呼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