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广州大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院系设置及领导私立广州大学成立初期,设文学院、法学院和预科。不设校长,采用委员制,由陈炳权任主任委员兼教务主任;王志远任委员兼训导主任;陈友琴任委员兼总务主任;马洪焕、陈嘉霭任委员,主持校务。后改校长制,金曾澄任校长,陈炳权任副校长。 抗战期间,辗转香港、粤西、粤北山区继续办学,1951年,并入华南联合大学。

沿革创立1927年,私立广州大学由陈炳权、金曾澄等人创办。私立广州大学成立初期,设文学院、法学院和预科。不设校长,采用委员制,由陈炳权任主任委员兼教务主任;王志远任委员兼训导主任;陈友琴任委员兼总务主任;马洪焕、陈嘉霭任委员,主持校务。后改校长制,金曾澄任校长,陈炳权任副校长。改建1928年,在天香街增设附属中学。1930年8月,购买东横街旧警署,改建为大学部校舍。1931年陈炳权改任校长。随后,谭维汉任教务长,黄毅芸任训导长,陈梦周任总务长。1937年,奉教育部批准附设计政训练班,聘该大学教授黄文衮硕士为班主任,为华南各大学开展“职业教育”之最。抗战期间,私立广州大学先后迁设于开平、台山、香港、曲江、罗定、连平、兴宁等地,实行战时教育,学生人数仍达5000多人。1941年,陈炳权兼任财政部曲江区银行监理官,并接受财政部委托广州大学开办税务训练班,聘梁式文教授为主任,为财政部训练大批税务人才,加强财政建设。1942年,在广西桂林设广州大学桂林计政班,先后聘刘兴序、曹美成、袁功甫为班主任,这又是广州大学跨地区开展“职业教育”之最。1943年8月,陈炳权赴美国考察战时经济,并为私立广州大学募捐基金,乃由王志远代理校长。

私立广州大学
私立广州大学旧址

复员1945年8月,抗战胜利,私立广州大学复员广州,在东横街原址复课。1948年,呈奉教育部批准设立经济研究所,招收研究生,毕业成绩及格,报教育部授予硕士学位。这是私立大学之佼佼者。根据《广州大学校刊》有关统计资料:1949年上半年,全校以大学广州大学红桥部为主,设立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商学院、经济研究所及附设会议专修科、计政训练班,附属中学及小学,并在香港、澳门、台山设立“广大中学”。又推行生产教育,将沙河白云山麓60 多亩校地辟为农场。总计当时教职员工800多人,学生共有1.4万多人。

1945年,陈炳权在美国结束战时经济考察工作后,走遍美国48个州,为广州大学募捐基金,获得美国波士顿、纽约、罗斯福等30多所大学赠给广州大学免费学额数十名,捐赠图书8万多册,仪器一大批。又向美洲华侨募得122328美元,作为兴建校舍之用。兴建崭新建筑物如:华侨堂、文化堂、全美至孝笃亲纪念堂、理工实验场、图书馆等,并进一步增加设备,开拓业务。

1948年8月,陈炳权由美归来,重掌私立广州大学,先后选派梁国材、劳洁灵等30多人赴美免费留学。1949年10月,陈炳权与谭维汉赴香港,筹设分校。同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全市欢腾,私立广州大学立即进行复课和开展庆祝解放活动。私立广州大学竹苑清晨同年12月,陈炳权偕同谭维汉等人,携带账册和款项由港返穗。陈抵校以后,先将带回来的数万元港币清发全校教职员工工资,随即公布华侨捐款和私立广州大学历年收支账目,又派人将广州解放前夕疏散往香港广大中学的10万册图书和教学仪器、乐器等全部物资,满载一个火车车卡悉数运回广州。当时主持香港分校的黄毅芸拒绝交出物资,后经陈一再亲笔函请在港校董协助,终于把上述的图书等物运回广州。1950年初,陈因病离穗赴港就医,旋侨居美国。

解放后,私立广州大学董事会进行改组,推举吴奇伟为董事长,陈炳权、许崇清为副董事长,司徒美堂、肖隽英、蚁美厚、卢燡为董事,并推许崇清兼任校长。在人民政府和文教厅的领导下,私立广州大学积极进行校务和教学改革。

1951年初,私立广州大学与市内的国民大学、文化大学、珠海大学、岭南大学、广州法学院、南方商业专科学校合并改组为华南联合大学。[1]

1996年11月,在广州市政府的牵引下,广州大学与原私立广州大学衔接。原私立广州大学老校友将现广州大学视为其母校,并设立了“广州大学全球校友奖助学金”。[2]学科建设学校现有25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42个硕士点,2个博士点,拥有教育硕士和工程硕士两个专业学位点。涵盖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九大学科门类。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9682人,研究生1008人。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市名牌专业11个;省市精品课程11门;具有国家建筑设计和古建筑设计甲级资质的建筑设计研究院;学校被批准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和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

旧址私立广州大学旧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仰忠街11号大院2栋,为民国时期建筑,楼高5层,占地面积约为272平方米,外墙依稀可见“广州大学”字样。该楼原为私立广州大学旧址教学楼,现为省文化厅使用。[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