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园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鹧鸪园村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李关乡境内,距县城6公里。依山傍水,中间为良田沃野,两侧峰峦重叠,终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且与青树子人工湖和风光绚丽的野牛塘连成一体。绿荫掩映的布依族村寨,不但是度假避暑的理想之地,而且这里布依族历史悠久,民风古朴,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其中的婚姻习俗更是独具特色。

鹧鸪园村25个村民组1091户4647人中,布依族、苗族人口占71%,由于少数民族村民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较落后,2001年全村人均吃粮只有220公斤,纯收入只有510元,是一个“吃粮靠救济,用钱靠借款”的贫困村。1998年,该村女强人余必丽贷款1000元买来稻谷和小麦向公婆租地,种菜两亩,当年她种菜纯收入5000元。在一个40%的人家靠吃救济粮度日的村,余必丽家靠种菜和养殖先富起来了。因为她的勤劳、善良和能干,2002年初,余必丽当选为村支书,成了该村有史以来第一个女当家。余必丽上任后,为了圆村里娃娃们的读书梦,争取到了义教工程项目资金80多万元,修建了400平方米的鹧鸪园小学教学楼。经过她的努力,全县第一条通村油路项目终于在鹧鸪园村落户了,山里的山货拉得出去,山外的东西和观念涌得进来,村干部们觉得工作更有价值,老百姓觉得日子更有盼头。同时,又争取资金30多万元,建起了村里第一座蔬菜集贸市场。这些年,鹧鸪园村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网络,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几年,油路通村,水泥路通往家家户户,村里的山青了,水绿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2009年7月6日,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到这里调研时,看到该村的变化,心里十分高兴,作了高度的评价,并把这里作为他的乡村旅游联系点,随后便委托省旅游局局长付迎春同志到该村调研并指导该村建设乡村旅游。

鹧鸪园村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本来是一个种植蔬菜的风水宝地,但是由于过去群众思想观念不解放,没有人站出来带领大家发展蔬菜产业,老百姓是守着金山过穷日子。这些年,在村支部的带领下,走上了致富路,一人富了不算富,村里面还有一些困难的群众,村支部要求一个党员一年至少要帮扶3户以上的困难群众,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就为困难群众致富想办法、找出路,为他们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过去是“我说你干,你干我看”,现在是“做给你看,带着你干”,见了效益,群众把良田都拿来种菜了。现在村里种植蔬菜的已有231户,种植面积达1117亩,总产值达300多万元。蔬菜远销兴义、普安、贞丰等地。

全村群众还大力发展经果林,栽种了500多亩梨树、桃树,去年仅梨和桃就增收30余万元。目前,鹧鸪园村农民人均吃粮为55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3215元,分别是2001年的1.5倍和6倍。为进一步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推进鹧鸪园村旅游业发展,该村党支部组织村常务干部、部分村民小组长、群众代表11人到云南呈贡、大理、民族村、丽江等地考察学习。[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