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晨光
人物生平立志要为祖国落后的工业尽一份微薄之力周晨光,1924年11月11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受“好好念书,做有为之人”的家庭教育,使他立下了为国家多做贡献的求学志向。小学毕业后正值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在颠沛流离中读完中学。毕业后考入江苏医学院,次年考入交通大学贵州分校矿冶系,立志要为祖国落后的工业或交通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1948年大学毕业被分配至台湾林业管理局工作,11月回唐山交通大学工学院冶金系任助教。1950年3月兼任铁道研究所助理员,负责金相热处理实验室设备的购置、安装与调试,并带领工学院学生进行金相实习。1953年随研究所迁往北京,即开始了专业的专题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并参与了铁路材料金相样本(图谱)的编制,机车主要配件火焰表面淬火,钢轨质量检查,低合金钢轨以及道岔表面淬火,车轮、轮箍工频热处理的研究,内燃机车Mo-Cu球墨铸铁热处理,内燃机车大模数齿轮高频淬火的技术攻关。率先采用可控硅中频电源进行道岔及250米焊接长钢轨的全长表面淬火的应用研究。250米焊接长钢轨全长表面淬火新技术1983年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在全路推广,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经过几批人的努力,在不断完善和提高的基础上,“钢轨全长淬火设备和技术”于1997年成功地出口韩国,为国家挣得了外汇。在铁路科技战线上取得重要成果周晨光40多年来为提高铁道钢轨、道岔、轮箍以及内燃机车曲轴、齿轮等重要零部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做了大量的开创性研究,不断在科技战线上取得重要成果。先后发表了30多篇论文并应邀出席了国际重载会议,所宣读的论文受到同行专家的关注和好评。周晨光科研作风严谨,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促进了铁路科技的发展。
成就及荣誉周晨光担任铁科院专题组长为了保证铁路行车安全,需要对铁路常用金属材料建立检验、分析标准。为此,铁科院金化所于1953年初立项研究编辑金相样本(图谱)。周晨光担任专题组长,他带领专题组同志克服当时设备条件差的困难,仅用普通金相显微镜,针对铁路常用材料及破损零部件,制取金相样品进行分析、观测,以精湛的技术、不辞辛苦的工作,终于在当年年底拍摄出120余幅典型金相图片,编辑成金相图谱,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尽管印数只有100册,但分发至全国铁路各相关局、段、工厂及科研、院校单位,作为金相检查的重要参考资料,对推动各单位的金相检验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该图谱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适用于铁路,也适用于其他系统,对全国的金相检验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第一部金相图谱文献。直至现在仍对金相专业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负责“机车配件火焰表面淬火”的试验研究1954年,针对当时蒸汽机车重要配件耐磨性较差,致使大修、厂修周期缩短,影响运营,周晨光与安汝潜共同负责“机车配件火焰表面淬火”的试验研究。专题组选取了五种机车常用磨损件(导板、月牙板、鞲鞴杆、十字头销以及汽缸套)进行火焰表面淬火的试验研究,以期提高其耐磨性。他们深入现场,从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直至工艺试验,都亲自动手参与,通过反复试验研究,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条件和操作规程,在长辛店机车车辆工厂正式投产试用,可使使用寿命提高1~3倍,效果很好。继而开办了技术培训班,在全国进行推广应用。为向波兰索取钢轨赔偿费做出贡献20世纪50年代初,进口的波兰钢轨,在线路使用中出现大量压溃、鼓包,危及行车安全,引起了铁道部高度重视。周晨光与专题组同志遵照铁道部指示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和试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书面报告(并译成俄文、英文),为索赔和挽回经济损失以及铁路的安全运行做出了很大贡献。研制了多种自己的低合金钢轨针对铁路钢轨不耐磨、不耐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与钢厂一起结合我国矿源特点,研制了多种低合金钢轨,从化学成分、性能试验到线路铺设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经过冶金、铁道几批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研制的U71Mn钢轨已在我国铁路上大量使用,满足了铁路发展的需要。研究出车轮的工频加热处理设备和工艺20世纪60年代初,他带领专题组与锦州铁路局车轮厂、沈阳铁路局苏家屯机务段协作,研究成功车轮、轮箍的工频加热表面热处理的设备和工艺。经装车运行考验表明,提高了强韧性,改善了抗剥离性能,使原来不到一个架修延长到一个厂修而不落轮,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很受现场欢迎。
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多次参加内燃、电力机车的材料工艺攻关工作。采用我国富有的锰(Mn)、钒(V)等合金元素替代较缺乏的铬(Cr)、镍(Ni)元素,研制成功用40CrMnMoVB制造大模数传动齿轮,用于韶山型电力机车;采用喷雾连续冷却工艺进行Mo-Cu球墨铸铁的等温热处理;采用高频淬火进行内燃机车大模数传动齿轮的全齿廓表面淬火,解决了齿根部的开裂问题。率先把可控硅中频电源应用到道岔表面淬火上从20世纪50年代采用火焰加热进行道岔表面淬火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初的中频电感应加热道岔表面淬火新工艺,均在生产上取得了应用,延长了道岔的使用寿命。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电子技术的发展,可控硅中频电源问世,周晨光就率先把可控硅中频电源应用到道岔的全长表面淬火上,使道岔使用寿命延长2~4倍,1976年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同年,获铁道部科研成果三等奖,并列为铁道部1979年重点推广项目。
1977年,他抓住上海铁路局焊轨厂迁址新建的时机,经过艰苦努力,取得了部、局领导的支持,立项将可控硅中频电源应用在250米焊接长钢轨的全长淬火工艺上。专题组成员集思广益,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分析,攻克了长钢轨全长淬火的变形关键,消除了焊缝的热影响,找出了长钢轨进行全长淬火的变形规律,制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和工艺装备,成功地研制出了世界上最长的全长淬火钢轨。经过全长淬火的250米长钢轨在津浦干线的铺设表明,提高了抗磨耗,抗剥离,抗擦伤,抗焊缝“马鞍型”磨耗等使用性能,大大延长了钢轨的使用寿命,1983年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该项科研成果国内尚无先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并在全国各铁路局焊轨厂推广使用,对提高我国无缝线路钢轨质量起了促进作用。是“金属材料热处理”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周晨光曾担任1978年及1984年两届的“金属材料热处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他从选题、实验研究到准备论文答辩,认真进行指导,使其培养的研究生均具有较高的水平,他们完成的“AP1钢轨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和“钢轨显微组织对疲劳裂纹的扩展的影响”研究获得同行专家的好评,其中一位研究生成为金化所的骨干。
周晨光作为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从科研计划的提出,研究方案的制定到关键技术的解决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有的科研项目中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994年获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个人奖,他为铁路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论著1 周晨光.车轮及轮箍工频热处理单相感应器的研究.“3.1”院庆学术报告会论文,北京:铁道部科学研究院,1962.
2 周晨光.外径840毫米轮箍工频热处理的初步研究.全路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1963.
3 周晨光.可控硅中频电源在道岔热处理上的应用.全国热处理学会交流论文,1977.
4 周晨光.Mo-Cu球墨铸铁等温转变及应用.铁道科学技术,1975(3)
5 周晨光.道岔可控硅中频淬火.铁道科技动态,1977(2)
6 周晨光.感应加热下高碳钢连续冷却转变及应用.铁道学会交流论文,1978.
7 周晨光.12.5米基本轨及7.7米尖轨可控硅中频全长热处理.全国热处理学会交流论文,1979(1)
8 周晨光.250米长钢轨热处理的工艺组织和性能.铁道学会及金属学会论文集,马鞍山,1981.
9 周晨光,周镇国,邵扬道.250米长钢轨强韧化热处理的性能研究.铁道建筑,1984(10)
10 周晨光,周镇国,邵扬道.感应加热和连续冷却对U71Mn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铁道学报,19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