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贝勒
四小贝勒是清朝时是实权仅次于四大贝勒的另外四位皇亲。大贝勒阿济格(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二贝勒多尔衮(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三贝勒多铎(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四贝勒豪格(皇太极长子)。
1.阿济格
爱新觉罗·阿济格(1605年-1651年),清太祖第十二子。满族,剽悍少谋。初授台吉,后以军功授贝勒、武英郡王。后封和硕英亲王。地位仅次于四大贝勒。清崇德元年(1636)六月,带领清军分路入独石口,进抵居庸关,攻克昌平,直逼北京。明军皆不敢迎战。顺治元年(1644)作为清军前锋随多尔衮入关。四月,与吴三桂、豫王多铎在山海关大破李自成农民军(见山海关之战)。又以靖远大将军自边外入陕西、四川,切断李自成后路,屡败李自成,杀死刘宗敏,俘获宋献策。五年,又以平西大将军督师征讨姜瓖在大同的叛乱。在九江,又招降明军左梦庚部。他自恃功高,要求封叔王,被摄政王多尔衮拒绝。多尔衮死后,他企图摄政,被削爵幽禁赐死。
2.多尔衮
多尔衮(1612.11.17—1650.12.31),即爱新觉罗·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清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完成大清一统基业的关键人物,清朝入关初期的实际统治者。1626年封贝勒;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1643年辅政,称摄政王;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问鼎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1650年去世后,先追尊为成宗义皇帝,后被追论谋逆罪削爵;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3.多铎
多铎(1614年—1649年),满族人,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第十五子,生母为清太祖大妃阿巴亥,与阿济格、多尔衮为同母兄弟。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初九日(阳历2月24日)出生。
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封为和硕额真。天命十一年(1626年) 努尔哈赤去世,大妃乌喇那拉氏被逼殉葬。十三岁封贝勒,统正白旗,参与礼部和兵部政事。
天聪二年(1628年)从兄皇太极(为当时之后金汗)征察哈尔蒙古多罗等部,因功赐号额尔克楚虎尔。 天聪三年(1629年)从兄皇太极攻明,进入长城,逼临北京。
天聪五年(1631年)参加围困明军的大凌河城战役。在小凌河遭遇战中,失足坠马,几乎命丧锦州城外。 天聪六年(1632年)随大军远征察哈尔蒙古林丹汗。
天聪九年(1635年)满州兵围大凌河,首次为帅。崇德元年(1636年)封和硕豫亲王,从兄皇太极攻朝鲜,于南汉山大败朝鲜援军。
崇德三年(1638年)因军前私自携带妓女,降为多罗贝勒。崇德六年(1641年)松锦大战之中,俘蓟辽总督洪承畴,封为多罗豫郡王。顺治元年(1644年)从摄政王多尔衮入山海关,大败李自成的大顺军,占领北京,进封为亲王。十月授定国大将军,并率孔有德、耿仲明等满汉军两万余人,由河南入陜西追击大顺军。
顺治二年(1645年)一月克潼关,占西安;二月奉命南下,钱谦益出降破扬州;四月陷扬州,杀史可法,竟然下令清军屠城十日,扬州城成为人间地狱,史称“扬州十日”。续渡长江, 五月占领南京,遣军生擒南明弘光帝朱由嵩。六月派兵平定江浙,班师回京因,功加封和硕德豫亲王。顺治三年(1646年),授扬威大将军征讨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加封辅政叔德豫亲王,成为清廷实际上的第二号人物。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十八日(4月29日)染天花病卒,年仅三十六岁。
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因多尔衮案,降为多罗郡王。
康熙十年 (1671年) 追谥豫郡王为“通”。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复多铎亲王及封号,配享太庙,八月,入祀盛京贤王祠。
乾隆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4.豪格
爱新觉罗·豪格(1609年—1647年),清肃武亲王,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长子,母为皇太极继妃乌喇纳喇氏。豪格广有战功,因其功勋卓著而不断进封。而豪格又素与睿亲王多尔衮不合。皇太极驾崩后,引起了多尔衮和豪格对于帝位的争夺。当时豪格亲掌正蓝旗,而且又有皇太极留下的正黄旗和镶黄旗以及众多大臣们的支持,略优于有正白、镶白两旗以及多铎支持的多尔衮。但是,豪格在关键时刻未能果断行事,在有大臣提出豪格具备继位资格并要求其继位的时候表示自己不行,被多尔衮顺水推舟从而未能入承大统。最终由其弟,皇太极九子爱新觉罗·福临继位,多尔衮为摄政王辅政。此后,豪格虽仍颇多战功,但受多尔衮打压。顺治五年,因其隐瞒其部将冒功及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狱,当年三月死去,年仅三十九岁。豪格死后,其福晋为多尔衮所纳。顺治八年,顺治帝亲政后,为豪格平反,重新封为和硕肃亲王,并立碑。顺治十三年,豪格被追谥,成为清代第一个被追谥的亲王,称肃武亲王。乾隆四十三年,入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