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亚曼蒂纳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迪亚曼蒂纳龙
迪亚曼蒂纳龙

迪亚曼蒂纳龙(学名:Diamantinasaurus)是一属衍化的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是在澳大利亚的下白垩纪地层发现的。目前只有发现部份颅后骨骼。

描述及历史

迪亚曼蒂纳龙

迪亚曼蒂纳龙的正模标本(编号AODL 603)是一组部份骨骼,包括有右肩胛骨、胸骨、大部份前肢、大部份后肢、部份骨盆、以及肋骨。迪亚曼蒂纳龙具有拇指指爪,在衍化的泰坦巨龙类中相当独特。四肢骨头粗壮。它们是于2009年由霍克努尔(Scott Hocknull)所描述、命名。模式种是玛蒂尔达氏迪亚曼蒂纳龙(D. matildae),种名以澳大利亚民歌《华尔兹·玛狄尔达》(Waltzing Matilda)来命名,原作者在编写这首歌时,是在化石发现地附近的温顿镇完成。系统发生学研究显示,它们与后凹尾龙及萨尔塔龙同属泰坦巨龙类的岩盔龙类(Lithostrotia)演化支。它们身长约16米。

很多泰坦巨龙类都有小型的鳞甲,但目前迪亚曼蒂纳龙还没有发现鳞甲。

古生物学正模标本是于温顿西北部60公里的地方发现。化石是在温顿组的下层发现,年代可追溯至下白垩纪的阿尔布阶。化石是发现于砂岩层间的黏土层,被认为是牛轭湖沉积层。在发现正模标本的地方同时发现了南方猎龙、双壳纲、鱼类、龟、鳄鱼、及植物的化石。

温顿组是个富含动物化石的地层,该地层发现过双壳纲、腹足纲、昆虫、肺鱼类的Metaceratodus、龟类、艾西斯福德鳄(Isisfordia)、翼龙类…等化石。该地层还发现过许多恐龙化石,例如:蜥脚类的迪亚曼蒂纳龙与温顿巨龙、未命名的甲龙类与棱齿龙类。当地还发现蕨类、银杏、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植物化石。

迪亚曼蒂纳龙的骨头较温顿巨龙的较粗壮。它们是四足的大型草食动物。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

蜥形纲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Saurischia

亚目: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脚下目 Sauropoda

(未分级)

泰坦巨龙类 Titanosauria

属:

迪亚曼蒂纳龙属

Diamantinasaurus

Hocknullet al.,2009

种玛蒂尔达氏迪亚曼蒂纳龙

D. matildae(模式种)

Hocknullet al., 2009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