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兵法
图书基本消息作 者:
刘基
I S B N:
7801665597
页 数:
272
开 本:
16
封面形式:
简装本
出 版 社:
中国档案 本社特价书
出版日期:
2005-10-1
定 价:
30元
图书提要谋战本篇旨在阐述如何挫败敌人图谋的问题。作者认为,当敌人开始谋划发
动战争的时候,就要及时地运用谋略挫败对方的图谋,使其不战自败《孙子兵法》中就提到“上兵伐谋”,即最高明的用兵之道是挫败敌人的战争图谋。换句话说,就是运用高超的谋略把战争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达到“全胜”的目的。这个过程就是孙子所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不与敌人直接交战而又能够把敌人打败。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战争状态。但是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是有其前提的:即一方在力量处于绝对优势,主观上对战争的指导符合客观实际。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不从实际出发,片面地强调“谋战”,是不可能获得“全胜”的。齐国的宰相晏婴运用智谋,在宴饮之间挫败了晋国将要攻打齐国的图谋,这可以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个典型例证。原典凡敌始有谋,我从而攻之,使彼计衰而屈服。法曰:“上兵伐谋。”今译凡是敌人开始对我方有所图谋的时候,我方要及时地运用谋略挫败对方
的阴谋,迫使对方计穷谋短而不得不屈服。兵法上说:“用兵的最高境界是
以谋略挫败敌人的战争图谋。”战例春秋时期,晋平公打算攻打齐国,便派出大夫范昭去访问齐国,以便了
解齐国的具体情况。齐景公摆下宴席招待客人,当酒喝得很有兴致的时候,范昭竟无礼地提出这样一个要求:要用齐景公的酒杯斟酒。景公说:“那就把我的酒杯让给客人用吧。”当范昭喝完自己杯中的酒,正想换上景公的酒杯时,晏子却马上把景公的酒杯拿下来,仍然让范昭用自己的酒杯斟酒。不一会儿,不大高兴的范昭假装喝醉了,一边跳起舞来,一边对齐国太师说:“您能为我演奏一支周公的乐曲吗?我想在乐曲声中跳一回舞。”太师回答说:“老臣我没有学习过这个乐曲。”范昭离开筵席后,齐景公就责备大臣们说:“晋国可是个大国啊,派人来我国进行考察,如今你们却把大国的使臣给得罪了。这下该怎么办呢?”晏子理直气壮地说:“范昭并不是不懂得礼数,而是他在故意羞辱我们的国家,所以我无法听从您的命令,让他使用您的酒杯。”太师接着说:“周公的乐曲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只有国君才有资格随之而起舞。这个范昭不过是一个大臣罢了,却妄想用天子之乐来伴舞,所以我不能够为他演奏乐曲。”
后来范昭回到晋国向晋平公报告说:“我们不可以去攻打齐国。因为我
想羞辱他们的国君,结果却被晏子看穿了;我想冒犯一下他们的礼法,结果又被他们的太师识破了。”孔子
目录第一卷1.计战
2.谋战
3.间战
4.选战
5.步战
6.骑战
7.舟战
8.车战
9.信战
10.教战第二卷11.众战
12.寡战
13.爱战
14.威战
15.赏战
16.罚战
17.主战
18.客战
19.强战
20.弱战第三卷21.骄战
22.交战
23.形战
24.势战
25.昼战
26.夜战
27.备战
28.粮战
29.导战
30.知战第四卷31.斥战
32.泽战
33.争战
34.地战
35.山战
36.谷战
37.攻战
38.守战
39.先战
40.后战第五卷41.奇战
42.正战
43.虚战
44.实战
45.轻战
46.重战
47.利战
48.害战
49.安战
50.危战第六卷51.生战
52.死战
53.饥战
54.饱战
55.劳战
56.夫战
57.胜战
58.败战
59.进战
60.退战第七卷61.挑战
62.致战
63.远战
64.近战
65.水战
66.火战
67.缓战
68.速战
69.整战
70.乱战第八卷71.分战
72.合战
73.怒战
74.气战
75.逐战
76.归战
77.不战
78.必战
79.避战
80.围战第九卷81.声战
82.和战
83.受战
84.降战
85.天战
86.人战
87.难战
88.易战
89.离战
90.饵战第十卷91.疑战
92.穷战
93.风战
94.雪战
95.养战
96.畏战
97.书战
98.变战
99.好战
100.忘战附录:刘伯温传
刘伯温兵法 作者介绍刘伯温(1311—1375年),浙江处州府青田县人,自幼聪明过人,12岁中秀才,23岁中进全。他博览群书,精通诸子百家,对天文地理、兵法谋略、奇门遁甲、阴阳八卦、风水占卜等都有精深的研究。1360年,在朱元璋再三邀请之下,成为其智囊中的核心人物,很快表现出卓越的才能,他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协助朱元璋灭陈友谅、执张自诚、降方国珍,逐鹿中原,剪灭群雄,扶成帝业,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此,朱元璋曾对刘伯温说:“先生是我创立江山的第一等功臣”,并将他比作汉代谋臣张良。民间则有“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的说法,他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故事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