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应祖师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起源:安溪泰山岩

分炉:安溪洪恩岩

宋朝河南僧人。俗姓黄,名惠胜,精通佛法。到南方弘法,至福建省永春泰山巖,见颇为佳胜,于是留永春静修。

清乾隆时的《永春州志》记载: 显应祖师“幼不茹荤,预知祸福”,且还能为民祈雨:“岁大旱,语人曰:吾能致雨。祷经罢,忽曰:众可急归。未及半途,大雨滂沱”,求雨甚验,故人称“黄水车”。

后显应祖师离永春,改往安溪县修道。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在安溪大尖山圆寂。

显应祖师生时即灵异,有德于民。坐化后,许多百姓纷往瞻仰,且集资建庙,取名“泰山巖”,尊为神明。后受诏封为“显应普济大师”,俗称其“显应祖师”。亦有人称“泰山显应天师”者。

由于显应祖师在安溪弘法修道至于仙逝,故不仅永春人,安溪人也颇为崇信祭拜,如清康熙时大学士李光地家族即是。

显应祖师与泉州安溪最负盛名的佛教高僧清水祖师常被误会为同一人,但考其出身、事迹、行谊皆不同,实为两人,不可混淆。

显应祖师在台湾台北泰山乡有二庙,曰顶泰山巖、下泰山巖。“泰山乡”之名,亦由“泰山巖”而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