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城隍公
迎城隍公
县城每年农历三月迎“城隍公”,“土地公”抬最前头,接着大锣开道,特制的“八爷”“九爷”(无常鬼像)跟着,穿“勇”字或“卒”字制服的人,执举卅六把“驾”(木制的古兵器模样)“兵卒”护驾吆喝过市。清末民初,全县十八里,都曾组成化妆“故事”参加迎巡。轮当头的,大宴宾客,引为福耀。解放后,停迎几十年。旅台同胞及旅外侨胞曾带“分炉”到来谒祖。
迎城隍公
县城每年农历三月迎“城隍公”,“土地公”抬最前头,接着大锣开道,特制的“八爷”“九爷”(无常鬼像)跟着,穿“勇”字或“卒”字制服的人,执举卅六把“驾”(木制的古兵器模样)“兵卒”护驾吆喝过市。清末民初,全县十八里,都曾组成化妆“故事”参加迎巡。轮当头的,大宴宾客,引为福耀。解放后,停迎几十年。旅台同胞及旅外侨胞曾带“分炉”到来谒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