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学院
学校简介永嘉学院(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永嘉学院,简称永嘉学院)创办于1983年,是目前永嘉县唯一一所地方综合性高等学校、省首批示范性县级电大,同时也是全省电大系统最具规模的县级电大之一。现已形成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包括成人教育、开放本科和专科教育、现代远程专科教育三个种类)、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设有电视中专、职业高中、综合高中、五年一贯制等教学班)、非学历教育等四个层次的办学系统。目前设有高等教育专业18个、中等职业教育专业6个,在校生总数达到3000多人,在编和外聘教职工77人,还特聘了10名兼职教授和1名教学顾问。
永嘉学院创办二十年来所走过的历程,充分体现了电大人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和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永嘉学院创办时,始称浙江电大永嘉工作站。那时办学条件异常简陋,管理人员仅有一个站长半个兵(指专职副站长陈继达同志和兼职的县教育局工农教育股的一位同志)。首批招收的商业企业管理专业36名学生,因无教学场所,只能租用县教育局会议室上课,有时因上课和开会冲突,不得不搬至外单位或借用民居。
1984年,县政府在地方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拨款4万元,供电大建造教学楼。85年又连续三次给县电大追拨基建经费,总共达16.6万元,使第一幢960m2教学楼于1986年春竣工并投入使用。
随着第一幢教学楼立项动工,县电大相继调进几位大学本科毕业的教师,先后办起了84级电气工程专业、85级汉语言文学和法律专业、86级金融和财会专业,办学渐成规模,并与地方国营企业、金融部门签订代培合同,使办学形式日趋多样。1987年,根据李鹏同志关于电大系统招收普专的指示,永嘉电大在温州地区率先办起了87级政史、机械两个专业班,并投资7万元安装了卫星地面接收天线和闭路电视。还不惜工本地组织84级电气工程专业班学生到浙大搞毕业设计,其中7人获得优秀,深受浙大电机系主任诸静教授的好评。1988年征地4亩,投资3.5万元,开辟了操场、阅览室等教学设施,改善了办学条件。1990年,县政府、县教育局各出资5万元,加上县电大自筹的5万元,建造了一幢可容纳300多人的学生宿舍。
1990年秋至1993年夏,由于电大自学视听生被取消,电大生源受到影响,而永嘉电大依然在稳步中发展,主要地抓住了食品卫生、工业卫生知识和计算机等培训,使1000余名职工受训。在1988年附设职高部的基础上,1992年创办了电视中专,拓宽了办学渠道,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办学格局。
1994年省政府提出,到97年全省要实现“普九”任务。但当时作为贫困县的永嘉,中学师资奇缺,单靠师范院校培养,无法满足办学需求。为此,县政府决定,依托永嘉电大培养一批“普九”急需的中学教师。这一决定得到省计经委、省教委、省电大的大力支持,从1994年起,连续3年给永嘉电大下达了计划内大专师范自费生招生名额。永嘉电大招收了中文、英语、数学3个专业共358名学生。此举,不仅打破了政府包揽办学的旧观念,增强了电大的自身发展能力,而且还为众多的山区孩子上大学、就业创造了机会,受到社会、家长的欢迎和好评。当年11月16日,省教委批准电大永嘉工作站升格为浙江电大永嘉分校。
1998年,为了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抓紧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使学校各项建设能再上一个新台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国务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有关规定,永嘉电大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开始致力于办学体制的改革。经过多方调查、反复论证,向县府提出改制要求。永嘉电大这一举措,赢得了县委县府的认可和支持,并于该年12月22日以永政发〔1998〕357号文件《关于要求将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永嘉分校改为国有民办体制的请示》呈报省教委。省教委对此非常重视,并经与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等有关部门商议,于1999年5月7日以浙教成〔1999〕216号文件作出《关于同意对浙江电大永嘉分校进行改制的批复》。县政府为此批准永嘉电大建设新校区。体制改革,为永嘉电大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永嘉电大的各项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1月下旬,省教委派专家组对永嘉电大进行评估验收,认为基本符合省示范性县级电大办学的六条标准。12月27日,省教委下达《关于同意永嘉电大为示范性县级电大的批复》,同时“同意‘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永嘉分校’更名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永嘉学院’”。
永嘉电大办学体制的改革,引起包括中央新闻单位等众多媒体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浙江日报》、《浙江教育报》等竞相作了报导。其中国务院主办的《经济日报》驻浙江记者站站长蔡文良还特地撰写了内参,经总社编发后报国家教育部、中共浙江省委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时任副省长的鲁松庭在该期内参上作了热情洋溢的批示。此后,国家教育部职教司长刘占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于云秀、省教育厅厅长侯靖方、温州市副市长陈莲莲等先后视察了永嘉电大的改制工作,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2000年,永嘉电大参与“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承担了由省电大校长张金山担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子课题研究,由此开办本科教育,并与浙江大学、浙工大、杭州商学院和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协作关系,大力推进教学改革。10月,永嘉电大被确定为中央电大继续教育基地。
2003年,新校区的筹建工作获得突破性进展,根据县府的要求,新校区选址上塘镇前二村,计划用地150亩,总投资7000万元;计划于2005年底全面建成。
二十年来,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以及“就地招生、就地培养、就地使用”的办学指导思想,秉承“求实、创新”的校训,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3500多名本专科毕业生和1600多名中专(职)毕业生。他们正兢兢业业地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以自己出色的工作为社会作贡献,为母校争得了荣誉。同时,永嘉电大职高部还为普通高等院校共输送了400名新生,其中2002年为高等院校输送了196名新生,升学率达9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育质量的逐年提高,科研成果也随之增多,发表与获奖学术论文30多篇,累计完成省级重点课题研究项目二项,其中一项获省第二次广播电视教育科学成果评比二等奖;省级立项课题一个,市级立项课题二个,县级立项课题二个,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和中央电大关于《人才培养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子课题项目中期评估验收,并受到省电大的高度评价。
学校经过二十年来风风雨雨的艰难跋涉,从当初的“浙江电大永嘉工作站”到首批成为“浙江电大永嘉分校”,再到首批省示范性县级电大,并更名为“浙江电大永嘉学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成果。自1992年开始,永嘉电大连续被评为省电大系统先进工作单位;1996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学校;院长翁志奔被国家教育部评为1999年度全国电化教育先进工作者,还被省电大授予省远程教育“希望之星”的光荣称号。
历史赋予我们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机遇和挑战并存。 永嘉学院本着“立足永嘉、面向温州、辐射全省”的办学新目标,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再创辉煌,努力把学校办成全国一流的县级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