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汉法
邹汉法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1989年06月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90年10月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访问学者
1994年03月 美国东北大学化学系高级访问学者
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1998年获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
1998年04月 德国慕尼黑GSF生态化学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邹汉法现任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生物技术部副主任,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任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 、BMC genomics、化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色谱等杂志副主编;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杂志责任编辑;Electrophoresis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Analytica Chimica Acta、科学通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环境化学、分析测试学报等杂志编委,1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rality 2006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The 2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scale Bioseparations (MSB)大会主席;MSB学术委员会永久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组副组长;;科学出版社分析化学新技术和新方法丛书副主编。
邹汉法研究员自1983年开展色谱专家系统基础理论和离子对色谱保留机理的研究。1994年以来, 针对生命科学发展对生物分离分析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开展了毛细管电色谱、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生物分离新材料制备技术和生物质谱新基体的研究。现主要从事微分离分析新技术新方法、生物分离新材料制备技术和应用、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新方法和纳米材料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邹汉法研究员已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基金”和仪器专项基金,科技部863,973课题和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50余篇,其中SCI论文280余篇,Angew. Chem. Int. Ed.,J. Proteome Res.,Anal.Chem.等IF>5的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邹汉法研究员应邀分别在Curr. Opin. Biotechnol.,Trends Anal. Chem.,Electrophoresis 和J. Chromatogr.A等国际刊物撰写综述论文近20篇,出版专著4部,30余次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SCI他人引用近3000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授权近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