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珠城际轨道交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摘要: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是中国广东省一条未来的城际轨道交通线,由北面的广州市新广州站连接南面珠海市珠海机场,并设一支线由中山市小榄镇接驳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东甲。该线和广深城际轨道交通是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A”字型网络中的两条主干线。已于2005年12月18日动工兴建,2011年建成,将会成为珠三角西岸中山、珠海等地区的首条铁路。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

简介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是由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的,全路总长度约为131公里(含江门支线26公里),其中珠海段22公里,全路共7个标段,其中珠海段为一个标段。珠三角轨道交通广珠段拟为高架路,途经每个城市均有上落客站,列车会采用内CRH1型动车组,时速达200km/h。同时武广高速铁路列车也会下行至广珠城际铁路,并且沿途只停靠中山站,中山站是广珠城际铁路沿线最大的车站,属特大站。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1][2]

该线和广深城际轨道交通是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A”字型网络中的两条主干线。已于2005年12月18日动工兴建,预计2010年启用,将会成为珠三角西岸中山、珠海等地区的首条铁路。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
广珠城际轨道珠海段动工

2008年3月底,珠海站至珠海机场站的延伸段通过预可行报告。该延长线从原有路线的终点珠海站出发向西延长,先后跨越前山水道、马骝洲水道、磨刀门水道和泥湾门水道,以位于三灶的珠海机坊为终点,总长35.3公里,沿途设有珠海站、湾仔、 下湾 、莲花、横琴、三灶和珠海机场7个车站,在横琴预留与澳门轻轨接驳条件,远期预留鹤州南站。其中横琴站至三灶站两站之间相隔15.7公里,经过6.97公里的金海大桥,是目前相隔最远的两站,延长线预计今年内动工,2011年建成。

路线经营管辖:中国铁道部所属的广州铁路集团(将成立子公司进行经营)。

路线长度:

新广州至珠海 117公里

珠海至珠海机场 35.3公里

支线:小榄至江门新会 26公里

轨距:1435mm

车站数:27(未包括远期鹤州南站)

开业时间:未开业,新广州至珠海及小榄至江门新会预计2010年启用[来源请求],珠海至珠海机场预计2011年启用

铁路等级:城际铁路

双线区间:全线

电化区间:全线

选线全线正线15个站,支线4个站

广州至珠海城际轨道交通选线方案最后确定,广珠线北段在“经陈村北滘、碧桂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

路方案”,“并行西线高速方案”,“经陈村桃村沿西线高速方案”三个可行性方案中,经过项目业主单位、设计部门和沿线各市区政府反复协商、充分比较、慎重考虑技术、经济、客流吸引、城市规划和可实施性等各种因素后,省政府最终批准采用“经陈村桃村沿西线高速”方案,南段继续采用南蓢方案。

省政府最终批准采用的广州至珠海城际轨道交通方案全线长约142公里,共设15个站,即新广州、陈村、北滘、顺德、顺德大学、容奇、南头、小榄、东升、石岐、中山、翠亨、金鼎、明珠、珠海;支线设5个车站,即古镇、外海、礼乐、江门、新会。全线平均站间距7.5公里,充分体现了城际轨道交通公交化、车站密度大的特征。广珠城际轨道项目设计时速为200公里,开通后广州到珠海直达列车只需40分钟左右。该线的建成,将大大缩短广珠沿线各城镇的车程,使沿线众多城镇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增强珠江口西岸的综合竞争力,有力地促进珠江口西岸的发展。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业主单位、设计部门正在全力推进本项目的进程,夜以继日地开展施工图设计工作和各项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确保2005年年内开工建设。[1]

运行全线专为客运而设,不设货运。广州南站至珠海段及小榄至江门新会段最高时速为每小时200公里,列车分为每小时200公里和每小时140公里种别[来源请求];珠海至珠海机场最高时速为每小时160公里。预计新广州至珠海直达旅行需时46分钟,各站停车为76分钟;珠海至珠海机场则为25分钟;预定尖峰列车间隔最短为2分钟。该线在新广州站与武广客运专线直通,并兼办长途客车。

进度新广州至珠海段及江门支线已于2005年12月18日在珠海率先开工,是广东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
城际轨道交通同城化规划初步方案构想

省境内修建的第一条轻轨。截至2008年3月,珠海至珠海机场的延伸段已通过预可行报告。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全线总长143.7公里,其中广州至珠海主线长116.9公里,小榄至江门支线长26.8公里,项目总投资181.9亿元,预计2009年完工。主线北起广州南站,经广州市番禺区、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市,南至珠海市拱北口岸;支线由中山市小榄镇引出,跨西江,经中山市古镇、江门市外海,至江门市新会区。

在原计划中,广珠城际轨道交通主线的定线仅连接广州新广州站至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街道的珠海站。2008年3月25日,珠海站至珠海机场站的延伸段通过预可行报告,使广珠城轨的南端总站由珠海变成珠海机场。位于拱北的珠海站不再是广珠城际轨道终点站,而是其直达珠海机场的延伸线始发站。

据评审专家介绍,该延伸线的初步设计线路为自珠海站起,向西跨前山水道,穿过湾仔北面的将军山,向南跨马骝洲水道至横琴岛,再折向西沿规划的中心南路前行,利用公铁两用的金海大桥跨越磨刀门水道和鹤州南垦区,一路高架进入珠海机场。全线总长35.3千米,先后跨越前山水道、马骝洲水道、磨刀门水道和泥湾门水道,设计时速160千米,通行能力每小时24000人次。

据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介绍,广珠城际轨道延长线沿途设有珠海站、湾仔站、下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

湾站、莲花站、横琴站、三灶站和珠海机场站7个站点,远景预留鹤州南站。其中从横琴到三灶间隔15.7千米,经过6.97千米的金海大桥,是目前间隔最远的一站。

预可行报告建议,在横琴岛下湾站预留直通澳门的接轨条件,以便将来与广珠城际轨道和横琴至澳门铁路,共同构成澳门-珠海-广州的快速客运通道。同时,该延长线还将与广珠城际轨道形成连接广州、珠海西区与澳门的快速客运网络,并直接连接拱北口岸和珠海机场两大交通枢纽节点,是珠海高效的对外通道。

珠海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珠城际轨道是珠三角铁路规划的重要部分,其延长线又是珠澳合作的重要交通设施,将有力促进横琴、三灶等沿线的产业集聚,带动西部新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据了解,目前珠海站站房正在进行初步设计中;整条线路的关键点——金海大桥已于2007年11月通过预可行报告,基本确定采用公铁两用桥方案,目前正处于地质初步勘探阶段,该项目报批程序也在有序进行,如果进展顺利有望年内开工。[2]

运营广珠城际轨道交通

由广东省和铁道部各自出资50%参股,成立经营公司进行运作。全线共设21个车站,其中主线16个车站,依次分别为陈村(碧桂园附近)、北滘(桃村往南)、顺德(龙州路与碧桂路交界处)、顺德大学(顺德科技学院附近)、容奇(容桂镇)、南头、小榄、东升、石岐、中山、翠亨、金鼎、金唐、明珠、前山、珠海站。支线5个站,依次分别为古镇、江海、江门、礼乐、新会站。全线将实行全封闭、公交化的运营模式,列车运行为自动控制。据悉,目前广珠城际轨道交通顺德段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意义珠城际轨道交通线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北起广州枢纽广州站,南至珠海市拱北口岸,线路全长115.625Km。全线共设顺德、容桂、中山、金塘等22个车站及新广州、中山2个综合维修区。广珠城际建成后将把相对分散的城市,以广州为中心连成一个整体,珠三角城市之间专业分工将更加强化,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将有全面提升。

广珠城际的中标,充分体现了我局在客运专线建设市场的综合实力,为占领东南沿海市场,强力拓展城际轨道交通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线工程是珠江三角洲轨道交通网的主轴线之一,建成后将对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评价城际轨道交通属于轨道交通的一个新兴类别,城际轨道交通主要是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形式,目前中国已经在建设北京至天津的城际轨道交通线路,江苏的南京和安徽的芜湖也在建设。

城际轨道交通介于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之间,对于一个地区的多个城市之间的交通问题,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形式。同时也可以用来解决城市空间发展,城市居民在两个相邻城市之间生活和工作的一种交通方式。城际轨道交通由于建设成本比较低廉,建设费用可以有多个城市共同解决,可以利用现有的轨道线路等多种有利条件,今后将会成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地区和湖南长株潭3+5城市群等城市群交通发展的首选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