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莲之乡
广昌县中国白莲之乡-江西广昌县,广昌白莲的种植历史从文字记载来看,已有1300多年,实际开始种莲的历

史当可上溯到更早的年代,惜乎已无文字可考。1995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首届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大会”上,广昌县被命名为“中国通芯白莲之乡”。1999年4月,在《人民日报》推出的“中国特色之乡”大型宣传活动中,广昌县又被授予“中国优质白莲之乡”称号。
据明正德《建昌府志》和清同治《广昌县志》记载:“白莲池在县西南五十里,唐仪凤年间(公元676—679年),居人曾延种红莲,其中数载变为白,于白莲中得金范观音像,后一年,白莲又变为碧”。(清同治《广昌县志》)
“惠安寺在兴城乡,唐仪凤年间,居人曾延种红莲,数载忽变为白,延舍田为寺,后数年又变为碧”。(清同治《广昌县志》)
“白莲池在县惠安寺禅院之东,唐仪凤年间,居人曾延种红莲,数载忽变为白,花瓣中得金范观音像,延乃舍宅为寺,后数年又变为碧。宋熙宁间,长老智侬重修院寺,池中后产瑞莲花,因建堂于池上,以表其瑞”。(明正德《建昌府志》)
广昌自古以来就被称为“莲乡”。据考证,广昌“莲乡”雅号是这样来的:南宋“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县令谢觉之在白莲池旁建“莲香堂”。相传,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莲花生日,县太爷邀请乡贤墨客,坐在依山傍水、造型别致的亭台水阁里,透过漏窗,居高临下,观赏莲田景色,作诗抒怀。有诗为证“千朵莲花三尺水,一弯明月半亭凤”。后“莲香堂”在民间广为流传,历代相沿。在民间口语中“香”与“乡”谐音,以后民间就有称广昌为“莲乡”的。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不断有报刊、杂志将广昌称为“莲乡”,其中最权威的要数《中国经济名都、名乡、名号》一书(中国发展出版社马洪主编)。1994年,广昌县在全国地方名特优产品命名大会上荣摘“中国白莲之乡”的桂冠。
石城县和广昌一样,石城也有莲乡之称,其白莲以色白、粒大、味美、清香、去皮、通心、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白莲是石城县的传统优势产品。
白莲是石城县的传统优势产品,自上世界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石城试种。到2006年,面积已经发展到6.2万亩,产量也由起初的亩产30公斤到2000年的40公斤、2006年85公斤。全县95%以上的农户种植,拥有500多个经营户,到去年12月中旬,全县销售白莲5800多吨,占总产量的97%,每公斤单价由前年的22元上升到27元。仅此一项,石城县莲农共增收2700多万元,人均180多元。种植白莲成为石城农民名副其实的摇钱产业。石城白莲以色白、粒大、味美、清香。去皮、通心、营养丰富、药用广泛而驰名中外,成为畅销的特色产品。1996年,国务院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命名石城为“中国白莲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