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交易所
中国技术交易所-简介中技所将充分发挥技术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整合积聚技术资源、创新技术交易机制、完善技术交易制度来提高技术交易效率,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中技所未来的业务将主要循着“技术、产权、交易”这三个维度展开,即以科技资源整合建中国最大最全的技术资源平台;以技术产权化推动技术要素的价值确定;以技术交易实现技术资源的流动与价值升值。
中技所
同时,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表示,中技所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交易平台,将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的技术交易中心,并通过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全国技术市场发展。
中国技术交易所-成立背景及地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在现实中,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却往往缺乏有效的中间链条,造成科研人员在象牙塔中闭门造车,而企业又急需能够推动发展的技术要素。中间链条缺失的直接后果就是科研成果无法转化成利润,而利润又无法驱动科研。
近年来,星星点点的技术转移中心、技术交易平台在全国各地出现。然而全国目前尚无一家完全企业化经营、涵盖全国范围的技术交易平台。而新成立的中国技术交易所将填补这项空白。
2008年北京技术输出成交额突破了千亿元大关,达到1027亿元,其中70%流向北京以外的省份和国家。如此庞大的市场,使中国技术交易所在成立第一天就站在了一个高起点上。中国技术交易所可资依靠的支柱则是中关村庞大的科技资源,这也是中国技术交易所选择落户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原因。
中国技术交易所-发展定位

中技所将打造技术与资本高效对接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撑平台、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工作操作平台、促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综合服务平台。
中技所未来的业务将主要循着“技术、产权、交易”三个维度展开,即以科技资源整合中国最大最全的技术资源平台;以技术产权化推动技术要素的价值确定;以技术交易实现技术资源的流动与价值升值。
具体来说,在技术项目和品种方面,中技所不但要成为中国最大、最全的技术汇集平台,还要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技术交易市场。而在产权上,技术只有产权化,才能被引入企业,才能产生新的价值增值,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技术产权化是中技所跟其他技术交易市场的最大差异。在交易方面,中技所作为一个交易所,有一系列先进的制度建设,有一系列利用金融手段促进技术转化、促进技术流动的想法。
这三个维度也可被简化成资源汇聚、确权和科技金融,中技所将循着这三个维度展开业务设计。中技所是中国技术市场的一个重大升级,它将以开放的心态,与国民经济各个体系相融合、相交汇,用真正的市场手段配置资源,用金融手段为技术提供服务。
据透露,北交所现有的知识产权交易团队将“成建制”转到中技所,一些曾经合作过的对象也将来到新的交易平台交易,他们的期望是把中技所做得“更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
中国技术交易所-成立作用

来自科技部的数据显示,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术成交合同增长飞快,从1984年的7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2665亿元。作为中国的科技中心,2008年北京市的合同交易额已占全国技术总交易额的38%,名列首位。这不仅带动了北京研发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的不断发展,而且跨区辐射作用的趋势日益明显。
与各地现有的技术交易市场不同,中技所的平台将致力于掀起一场“中国科技界的土地革命”。这场“革命”的核心就是确权——当专利技术在中技所进行转让时,将明确评估技术的产权,这将极大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通过这个平台,科技人员的技术成果将可以更加迅速地被"聪明钱"发现,让技术这种特殊商品得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通过专业的交易平台,让市场充分发现科技的价值,促进科技成果更快地向商业转化。
影响通过技术交易所多样化的技术交易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杠杆和增信作用,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民间资金参与科技创业投资,将实现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的结合。
目前恰值我国经济需要调整结构、产业升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之际,而这正需要高新技术的大力支持。中技所的成立,可以说生逢其时,对我国经济在新的阶段实现持续发展,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争取有利的竞争地位,具有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