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秆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扁秆草

扁秆草

学名 Scirpus planiculmis (Fr.) Schmidt

属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三棱草、海三棱。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河南、山东、江苏、浙江、云南等省。主要为害水稻,是稻田恶性杂草之一。

形态特征 茎秆直立,株高60—100cm,三棱形,具纤细且坚韧的匍匐根状茎和块茎,块茎圆形,直径1—2cm,表生突起和鳞片,幼嫩时白至棕色,后变为棕黑色,坚硬。块茎顶端或茎节上生芽形成新株;块茎基部生出线状根茎,顶端膨大成新球茎。叶线状,长40—80cm,宽3—5mm;小穗褐色卵状,长圆形。穗状花序多生于茎端,苞片3—4根,线形叶状,长短不一。3个雄蕊,花药嫩黄,1个雌蕊,柱头3裂。小坚果倒卵形,深棕色至褐色,有光泽。靠块茎和种子繁殖。

生态特点 生于湿地或浅水中,繁殖力和再生能力很强,蔓延快,一旦侵入稻田则较难清除。球茎发芽温度10—40℃,20—30℃最好。球茎在O—20cm土层内能出苗。上海地区3月中下旬出苗,5—6月开花结果,7—8月落入土中的种子又能萌发,长出实生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