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对比系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二元对比系数(Dual contrast coefficient)

什么是二元对比系数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是二元经济结构的三个主要测度指标。

二元对比系数又称“二元生产率对比系数”,即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二元对比系数理论上处于0-1(小数)之间,当为0时,表明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为0,经济二元性最显著;而为1时,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相同,二元经济完全转变成了一元经济,经济的二元性消失。发展中国家的二元对比系数通常为0.31—0.45,发达国家一般为0.52—0.86(小数)。

该指标与经济结构二元性的强度呈反向变动的关系,二元对比系数越大,两部门的差别越小:反之则两部门的差别越大。二元对比系数在理论上的最大值为1.但通常总是低于1。所以,二元生产率对比系数的变动在总体上呈现出“U 型”特征。

二元对比系数的计算公式设G为总产值(或总收入),L为劳动力总数,G1为农业部门产值(或收入),G2为非农业部门产值(或收入),L1为农业部门劳动力数,L2为非农业部门劳动力数。又设R1为二元对比系数。很显然G1 +G2 =G,L1 +L2 =L。则,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数学计算公式:

二元对比系数

得出,二元对比系数的数学计算公式为

二元对比系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