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样评价中国
图书信息今天,我们怎样评价中国

作者: 章敬平 著[1]
出 版 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字数: 152600
开本: 16开
I S B N : 9787509518496
定价:¥28.00
内容简介这些一事一议的评论,是我作为媒体评论员发出的声音,它们有时候代表一个报刊的立场,有时候是我对21世纪最初十年中国某个角落某件事某个人的看法。我不是拥有真理的圣者,我也不是大言欺世的骗子,我的看法,对这个时代的影响力和杀伤力,差不多就是沧海一声屁,既不醍醐灌顶地警醒世人,亦不妖言惑众地误导世人。
政改的条件,随着领导人政改意识的升腾,民间社会的吁求,以及中国经济力量的增一长,日益成熟。莎士比亚在《裘力斯一凯撒》中借布鲁特斯的口说。世事的起伏本来就是波浪式的,而我们正在希望的海上。我们要是能够乘着高潮,一往直前,就一定可以功成名就;如果我们坐失良机,任由机会从磨磨蹭蹭中流逝,我们将一事无成,悔恨终生。
当金钱铺就权力的阶梯,当商人成为从政的热点,当无产阶级政党向有产者敞开怀抱,当私营企业主阶层看到野百合的春天。我们看到了邻居的不幸,我们听到“中国会不会变成俄罗斯式的中国”的担忧。
他们习惯了面对权贵阶层时的忍耐。软弱,可欺。一旦他们未能表现这些特征,权贵们就会斥责他们是“刁民”。如今,“臣民”正在变“刁民”,“刁民”正在变“公民”,他们的权利意识空前高涨。我们应当尊重这一变化。并将做人的尊严还给穷人。尊重他们也是尊重我们自己,因为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有没有文化是一个人是否尊贵的标志,有没有文化也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象征。可是,追问起来,什么样的人才是有文化的人,什么样的国家才是有文化的国家,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改革中究竟担负着怎样的使命,又鲜有人能够给出清晰的答案。
作者简介章敬平,法学博士,一个出版过若干非虚构作品的新闻人。1998年本科毕业后,开始以新闻记者的名义谋生于新闻江湖。做过实习记者、记者、首席记者、主笔、专栏作家、部主任、编委、主编的职业历练,让他沮丧地发现:真正优秀的新闻人根本就不是他现在这个样子,而现在的他,已经不再年轻。过去十年,作者撰写的非虚构作品有《新闻人的江湖》、《拐点:影响未来中国的12个月》(2004年度畅销书排行榜社科类第一名)、《南平寓言》(“2004年关注中国的十本好书”)、《浙江发生了什么:转轨时期的民主生活》、《权变:从官员下海到商人从政》、《中国的自我探索》、《向上的痛:目击2000年以来中国转型之痛》。
目录第一章在妥协中前进
不断政改
仇和的升迁说明了什么
多难何以兴邦
中国已无回头路
对中共十七大的民间期待
《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的背后
自己是管不住自己的
要真理,也要真话
和谐不是权宜之计
第二章“刀”是斗不过“水”的
“刀”是斗不过“水”的
国家秘密不能让我们感到神秘和恐惧
做一个公开的无畏的选择的时刻到了
“第四条”会否变成美丽的花瓶
为什么误读总是难免的
我们对“交强险”公共决策的质疑
谁来监督法官
中国银监会和“银虫”的游戏
第三章中国不会成为俄罗斯式的中国
中国会成为俄罗斯式的中国么
掌权者的开放是有条件的
金钱政治,可怕的不是金钱
带兵的还是先前的那个老把总
窖藏白银的心理阴影
财富明星们的爸爸妈妈
商业纷争中的“政治牌”是一张臭牌
第四章在底层:权利意识的觉醒
别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
欢迎商人们“小事搞大”的新思维
反思“冯秉先案”
“七成现象”是理性的
还穷人以尊严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新希望工程”还缺一半
第五章虚惊一场的全球化
虚惊一场的全球化
禽流感再次证明了森的正确
谁替中国农民去WTO说话
一趟开不到终点的末班车
遗憾该不该为吴敏一而发
中国银行的招股说明书说明了什么
日本:你该不该还情于我
未必美国梦,必定世界梦
第六章漫长的文化改造
现代化的两只手
改造我们的学习
意识形态的偏见
我们热爱《大长今》
反对实用主义英雄观
怀有偏见的人才观
你的纸中包着我的火
江南士绅再出发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家
第七章新闻:从云端飞往民间
我们是记者,不是商人,也不是政治家
新媒体的“阴谋论”
孙大午案的舆论向背
在媒体的褒贬中成长
“年度人物”中的小人物
媒体为什么要扒粪
黄万里悲剧的宪政缺陷
“零距离”:让新闻回归民间
结束语中国可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