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
《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
出版信息省 份:广东
版 本:2010
主 编:李永新
作 者:张永生、邓湘树、李琳、刘彦、于天笑、王振东、吴鸿民、陈如聪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分册信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内容简介
公考领袖伴你成功
一部系统、全面、透彻、创新的广东公考图书将引领你走向成功
中公教育是公务员培训行业的领袖者,一直致力于为考生提供高质量的考前培训与辅导。中公教育的李永新、张永生、邓湘树、王学永、李琳、吴鸿民、于天笑、刘彦等老师组成了公务员考试辅导领域公认的最一流的师资团队,这一团队结合多年辅导经验与智慧,在把握公考最新变化与趋势的基础上,倾心打造了国内最一流的品牌图书——李永新团队系列公考图书。几年来,这一系列图书以其精深的研究与强大的创新成为引领公考的领袖图书,本书具有如下四大特点:
一、专家编著,解析精准,凸显“广东特色”本书是由目前公务员考试培训界最富盛名的数位资深专家和名牌老师精心打造而成,凝聚了多年的辅导智慧与经验,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书中细致分析了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的特点,试题的解析准确精练。
二、系统全面,深入浅出,深度解读广东行测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的知识内容比较庞杂,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多,考生的复习难度相对较大。针对这一特点,本书内容包括数字推理、数学运算、图形推理、演绎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九个章节。在对所有知识点作系统化梳理的基础上,又将全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所涉及的近百种题型更加科学的作出了组合分类,并对每一种题型的特性、原理、出题思路及解题模式都一一作了详细的阐述,是目前题型整理最全面、解题思路最清晰的行测教材。
三、紧扣真题,把握前沿,预测2009-2010年广东考试
本书是公考名师在全面研究了近几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国家及各省市公务员考试全部真题的基础上,分析公务员考试的最新变化、特点和趋势,最终确定的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历年真题,密切关注公考的最新动态,具有极强的前瞻性与预测性。
四、体例新颖,大胆创新,深入讲解广东行测重点、难点
本书在内容与体系安排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呈现出结构巧妙、体例新颖的特色。对于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都以“重点提示、阴影勾勒、表格分析、图表统计”等直观形式做出明确标注,进行对比讲解,使考生一经过目即了然于胸,以最短的时间收最大之功效。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数量关系——数字推理
第一节 数字推理概述(1)
第二节 古典型数字推理(9)
第三节 数字推理思维提升(26)
第四节 图形型数字推理(30)
第二章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第一节 数学运算概述(34)
第二节 数学运算常用方法(36)
第三节 数学运算基础知识(45)
第四节 数学运算题型分类解析(54)
第三章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第一节 图形推理概述(99)
第二节 古典型图形推理(111)
第三节 视觉型图形推理(123)
第四节 多图形推理(133)
第五节 空间形式图形推理(140)
第六节 其他类型图形推理(143)
第四章 判断推理——演绎推理
第一节 演绎推理概述(147)
第二节 直言命题(149)
第三节 复言命题及其推理(161)
第四节 模态命题(174)
第五节 削弱型(177)
第六节 加强型(181)
第七节 前提型(185)
第八节 解释型(188)
第九节 评价型(190)
第十节 结论型(195)
第十一节 常用解题方法(198)
第五章 判断推理——定义判断
第一节 定义判断中的基础逻辑知识(204)
第二节 定义判断的主要题型(207)
第三节 定义判断解题全攻略(209)
第四节 定义判断的实战技巧(213)
第六章 判断推理——类比推理
第一节 类比推理的题型介绍(215)
第二节 类比推理的解题步骤和技巧提升(218)
第三节 词项之间的各种关系(221)
第七章 常识判断
第一节 概述(228)
第二节 典型例题解析(229)
第三节 精选试题练习(232)
第八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节 近三年广东省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分析(243)
第二节选词填空(245)
第三节 修改病句(280)
第四节 语句连贯(295)
第五节 阅读理解(300)
第九章 资料分析
第一节 资料分析概述(335)
第二节 资料分析重点概念综述(337)
第三节 基本运算技巧(347)
第四节 文字资料(352)
第五节 表格资料(357)
第六节 图形资料(364)
第七节 综合资料(381)
第八节 资料分析精选习题(390)
参考答案及解析(404)
200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409)
2010年广东中公教育课程体系(433)《申论》内容简介
审视申论的新角度作答申论的新方略
2010年中公版广东《申论》教材的创新与超越
申论历来是公职人员录用考试的难点,也是考生备考复习中关注的焦点。公职辅导业界对于申论的研究早已形成千帆并立、百舸争流的态势,然而,市面大量申论教材的通病是重复、粗浅,引用试题原文过多,原创成分过少,规律分析与方法总结缺乏理论的高度与专业的深度,限于粗加工的方式,让考生读后对申论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很难有透彻的领悟,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增益其所不能”。
面对复杂的公职辅导图书市场,中公教育本着求新求变、服务考生的态度,组织旗下研发与辅导专家,重新编写了广东省申论基础教材。本版教材是真正意义上的修订改版,其诸多亮点正是来源于专业、深度和永不止步的自我突破,为考生献上特色鲜明、价值突出的申论备考基本读物。
一、2010年中公版广东《申论》最基本的思路是凸显“广东特色”牢牢把握广东申论的特点,透彻分析了其在题材取向上所偏重的考察方向——社会主题和文化主题,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其未来的选题趋势。同时,为了帮助考生做好备考准备,针对广东省申论考试的特点,在理论分析的同时,对广东省的省情省况和相关施政要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除了广东省概况外,更重要的是对《2009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解读,以帮助考生明确广东省政府的施政要点,为考生从政府角度出发作答申论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同时,对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的相关举措也进行了系统的归类,帮助考生深刻理解文化建设在当前广东省建设之中的重要地位。
二、2010年中公版广东《申论》最根本的立足点是原创
全书40万字,自主原创内容占60%以上,引用试题给定资料和其他来源的资料不足40%。全书绝大部分为中公教育研究与师资团队的积年心血结晶,即使引用试题或给定资料的部分,也均与规律分析结合在一起,杜绝了对资料照抄照搬、生吞活剥的做法,在引用材料的同时,真正为考生指点迷津,提供具有规律性和实用价值的视角、观点、方法。
三、2010年中公版广东《申论》最鲜明的特色是创新
立足广东省考新发展、研发辅导新成果,2010年中公版广东《申论》再次进行了脱胎换骨的修订,对原有的申论分析观点全面更新,阐述方式更深刻、更精炼、更通俗,汰除了陈旧资料,刷新了不合时宜的内容,融入了最新教学研究成果,为考生不落窠臼、自成一家、事半功倍地学习申论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实现了对以往各种版本申论教材的超越。
四、2010年中公版广东《申论》最突出的亮点是实用
亮点一:迎难而上,全方位破解申论新题型
亮点二:紧扣申论本质要求,透彻解析给定资料
亮点三:针对考生弱项,提供一条黄金律、5套模板、6项原则、20条经典战术
目录
前言(1)
申论实用知识问答(1)
第一章 全面把握广东省申论考试
第一节 申论概述(2)
第二节 广东省历年申论考试情况及趋势分析(8)
第三节 广东省申论考试的备考策略(15)
第二章 申论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试题构成要素(19)
第二节 答案构成要素(50)
第三节 申论要素的运用原则(52)
第三章 阅读理解
第一节 审题策略(56)
第二节 阅读理解的应试方法(59)
第四章 归纳概括
第一节 归纳概括综述(62)
第二节 归纳概括类试题的作答范式(64)
第三节 归纳概括的应试方法(78)
第四节 归纳概括实战演练(87)
第五章 综合分析
第一节 综合分析的题型(95)
第二节 判断型分析(98)
第三节 辨析改错型分析(101)
第四节 因果分析(104)
第五节 综合分析实战演示(110)
第六章 提出对策
第一节 对策的形式(113)
第二节 提出对策的方法(115)
第三节 对策的针对性(123)
第四节 完善对策(140)
第五节 对策的逻辑(147)
第六节 借鉴对策(151)
第七节 提出对策实战演练(157)
第七章 议论文
第一节 议论文概说(162)
第二节 申论议论文作答范式(164)
第三节 议论文的基本写法(169)
第四节 构思文章的策略(172)
第五节 章法布局的策略(185)
第六节 写作技巧的策略(187)
第七节 修辞策略(189)
第八节 修改策略(192)
第九节 申论文章实战——书写(193)
第十节 申论议论文实例讲评(197)
第十一节 论证表述实战演练(203)
实战一:城市道路建设问题(203)
实战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204)
第八章 应用型议论文
第一节 公文型议论文(208)
第二节 事务文书型议论文(226)
第九章 历年考试真题精解
2009年广东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50)
2009年度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59)
2009年上半年北京市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71)
2009年上海市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78)
第十章 申论热点与实用知识
第一节 2009-2010时政热点关键词链接(289)
第二节 实用论据(327)
第三节 标准表述及参考例文(337)
第十一章 广东省概况及热点分析
第一节 广东省概况(343)
第二节 2009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分析(347)
第三节 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356)
第四节 加快推进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360)
第五节 加快建设广东文化大省(365)
第六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373)
附录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380)
附录2:申论经典战术20条(386)《全真模拟预测试卷·行测》目录
第一部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0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08年上半年广东省录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08年上半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08年下半年深圳市录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07年上半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07年下半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06年上半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05年上半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05年下半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05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04年下半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第二部分 申论 2009年广东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
2008年广东省上半年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
2008年深圳市上半年公开招考公务员《申论》试卷
2008年深圳市下半年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
2007年广东省上半年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
2007年广州市下半年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
2007年深圳市上半年国家机莱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2006年广东省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2005年广东省上半年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2005年广东省下半年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2004年广东省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2009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
2008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
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
附录: 2010年广东中公教育课程体系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申论》目录
第一类问题 政府建设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一)——政府节约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二)——公共服务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三)——治理产品免检制度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四)——法制与和谐社会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五)——化危为机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六)——扶持企业化解危机
20P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七)——扩大内需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9论》全真模拟试卷(八)——行业潜规则
第二类问题 经济问题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九)——文化产业危中寻机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治理学术腐败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一)——教育综合改革
第三问题 文化问题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二)——乡镇环境治理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三)——农民增收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四)——农村公共服务
第四类问题 农村问题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五)——医疗卫生改革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六)——网络舆论监督
第一类问题 政府建设
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
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
模拟试卷(四)参考答案
第二类问题经济问题
模拟试卷(五)参考答案
模拟试卷(六)参考答案
模拟试卷(七)参考答案
模拟试卷(八)参考答案
第三类问题 文化问题
模拟试卷(九)参考答案
模拟试卷(十)参考答案
模拟试卷(十一)参考答案
第四类问题 农村问题
模拟试卷(十二)参考答案
模拟试卷(十三)参考答案
模拟试卷(十四)参考答案
第五类问题 社会问题
模拟试卷(十五)参考答案
模拟试卷(十六)参考答案
2010年广东中公教育课程体系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