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丁胺醇气雾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沙丁胺醇气雾剂

拼音名:Shading’anchun Qiwuji

英文名:Salbutamol Aerosol

书页号:2000年版二部-316

本品为沙丁胺醇的溶液型或混悬型气雾剂,贮藏于有定量阀门系统的密封容器中。

本品含沙丁胺醇(C13H21NO)应为标示量的90.0%~120.0%,沙丁胺醇的浓度应为标示量

的80%~130%(g/g) 。

【性状】 溶液型为含有乙醇的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清液体;混悬型为白色混悬液。

【鉴别】 取本品1 瓶,用注射针头通过铝盖钻一小孔,待气放完后除去铝盖,取

本品适量(约相当于沙丁胺醇5mg ),加2%硼砂溶液10ml、3%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

1ml 与 2%铁氰化钾溶液2ml ,溶液即显橙红色,再加氯仿5ml ,振摇后,放置,氯仿

层显橙红色。

【检查】 除每揿主药剂量为标示量的80%~120%外,其他应符合气(粉)雾剂项下

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L)。

【含量测定】 取本品1 瓶,除去罩帽或塑料保护膜,精密称定,于铝盖上插入连

有干燥橡皮管的注射针头(勿与液面接触),橡皮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乙醇5ml 的50ml

量瓶中,待气体放尽后,除去铝盖阀门,内容物移入上述量瓶中,铝盖,阀门及容器用

乙醇洗涤数次,合并洗液,置小烧杯中,于水浴上除尽乙醇后,用0.1mol/L盐酸溶液洗

涤烧杯并移入上述50ml量瓶中,用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

取续滤液溶液适量,用0.1mol/L盐酸溶液稀释制成每1ml中含56μg(混悬型40μg)的溶

液,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经80℃干燥至恒重的沙丁胺醇对照品约28mg (混悬型20mg),

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用上述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

用上述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照分光光度法

(附录Ⅳ A),在276nm 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

将本品的容器、铝盖与阀门洗净烘干,精密称定,与原来的重量之差即为药液重量,

与每瓶含沙丁胺醇的量相比,即可求得药液的浓度。

如上述测定结果有一项不符合规定,应另取2 瓶进行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类别】 β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规格】 溶液型 每瓶14g ,含沙丁胺醇28mg,药液浓度为0.2 %(g/g) ,每揿

沙丁胺醇0.14mg。

混悬型 每瓶14g ,含沙丁胺醇20mg,药液浓度为0.14%(g/g) ,每揿

沙丁胺醇0.10mg。

混悬型 每瓶20.4g ,含沙丁胺醇24.0mg,药液浓度为0.1176%(g/g) ,每揿

沙丁胺醇0.10mg。

【贮藏】 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保存。

正式名称:沙丁胺醇气雾剂

英文名称:Salbutamol Inhaler

拉丁名:AEROSOLUM SALBUTAMOLI

汉语拼音:

商品名:

化学名:

性状:内容物为白色或微黄色混悬液。

药理作用:沙丁胺醇为选择性较强的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时对心脏的兴奋作用比异丙肾上腺素小,异丙肾上腺素达到一定剂量后,代表支气管扩张程度的第一秒钟最大呼吸量不再增加,而心率仍随着剂量增加而继续上升。沙丁胺醇扩张支气管作用,第一秒钟最大呼吸量和心率增加作用随剂量平行上升,但前者加速度较后者快,其扩张支气管作用约为心率作用的八倍。

主要成分:沙丁胺醇

吸收、分布、消除:吸入沙丁胺醇0.2mg,血药浓度峰值为2.95和3.57mmol/L,吸入0.4mg则为1.41和5.69mmol/L。峰浓度出现于吸入后的3~4小时,平均半衰期为1.6小时,48小时从尿排出77.5~96.8%,代谢物和原型药各半。

用法与用量:缓解急性支气管痉挛:成人:一日3~4次,一次2喷。 儿童:一日3~4次,一次1喷。 长期维持及预防疗法:成人:一日3~4次,一次2喷。 儿童:一日3~4次,一次1喷。 预防运动诱发哮喘:成人:运动前使用2喷。 儿童:运动前使用1喷。

适应症:治疗及预防支气管哮喘,治疗伴有可逆性气道阻塞,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维持治疗,缓解急性支气管炎痉挛和预防运动诱发哮喘。

禁忌症:禁用于对本制剂过敏的病人。

注意事项:下列状况慎用: 1.同时使用非选择性β-阻断剂。 2.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 3.孕妇慎用。

生产单位:

有效期:暂定三年。

批准文号:

规格: 18g(内含沙丁胺醇20mg)

贮藏:密闭,在阴凉处保存。

包装:

是处方或非处方: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