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定坤
林定坤 简介
林定坤,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教授,博士导师,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科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院大骨科主任,骨科学科带头人。

1981年-1986年广州中医学院,获中医学医学学士学位
2001年-200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获中医骨伤科学硕士学位
现任现任广东省中医院骨科大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广州市干部健康保健专家组成员;第五届华裔骨科学会理事;第五届华裔骨科学会关节外科分会理事;全国中医脊柱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
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余年,兢兢业业,潜心研究脊柱退行性疾病与关节疾病中西医综合治疗,对脊柱病中的疑难重症的中西医综合治疗、颈腰椎围手术期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师承石氏伤科传人石仰山教授、薄氏腹针创始人薄智云教授、平衡针创始人王文远教授。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骨关节炎等的发病机制、中医证候特点及现代医学的诊疗方法有深入的研究。首创仰卧屈曲位大角度牵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多体位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三穴针刺法治疗急性腰腿痛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热衷学术,积极参与国内各种学术会议及交流,曾多次受邀到欧美国家、东南亚及港台地区的医疗机构讲学和交流,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几年来培养研究生10余名。目前,林定坤主任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超过16项,其中“十五”、“十一五”课题多项,获得广州中医药科技进步奖2项,在国家级与省级专业杂志发
表文章70多篇,专著5部。
技术专长:
从事骨伤科临床和教学工作20余年,主要研究脊柱退行性疾病的中西医治疗。对脊柱病,尤其是颈椎病、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等病的发病机制、中医证候特点,及现代医学的诊疗方法,包括高新手术方法有深入的研究。常以中医和西医的两种医学思维和方法,融会贯通,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诊疗脊柱病、创伤骨折和骨关节病方面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治疗骨伤科的疑难重症具有丰富经验,在脊柱围手术期充分发挥中医传统方法方面有很高的造诣。首创仰卧屈曲位大角度牵引治疗中老年重度神经根型颈椎病、多体位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三穴针刺法治疗急性腰腿痛等方法。
科研业绩
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超过16项,其中“十五”、“十一五”课题多项,获得广州中医药科技进步奖2项,在国家级与省级专业杂志发表文章70多篇,专著5部。
学术地位:
中国老年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广州市干部健康保健专家组成员;全国中医脊柱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
课题
1.补肾活血中药微球对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软骨细胞表型稳定的研究
2.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及氟骨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国家科学技术部(十一五攻关计划课题20046A721A06)
3. 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国家科学技术部(十五攻关计划课题20046A721A06)
4. 老年人颈椎病的综合防治,中央保健局课题(粤D006)
5.中药微球对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神经细胞表型稳定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5004279
6.孙氏手法加薄氏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校级课题2006-10至2008-10
7.现实虚拟互动技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中的应用. 广东省自然基金2007-10至2009-10
8.中药微球复合体对诱导分化软骨细胞表型稳定的研究.广东省自然基金.2007-10至2009-10
9.应用内容分析法统一重构和确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治规律。广东省中医院院内课题2007-6 至2010-6
10.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辨治规范化的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10至2009-10
11.三维正脊结合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10至2009-10
12.神经根型颈椎病规范化治疗与临床共性技术评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2007-10至 2008-10
13.中老年人颈椎曲度与颈椎病发病相关性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7 至2010-10
14.老年颈椎病中医特色社区健康管理模式探讨。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2008-10至2011-10
15.磁共振波谱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研究.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2008-1至2010-12
16.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7-10至2009-10
文章
1.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不同术式选择,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56-57
2. 56例骨质疏松症并发脊椎压缩骨折的发病特点以及治疗方案,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51-52
3. 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11):6-7
4. “治未病”与骨质疏松症中医特色健康管理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5).-317-319
5.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10年回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10).-708-712,732
6. 单“∞”贴胸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6例临床观察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654-2655
7. 巨大型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临床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3).-58-60
8. 温通胶囊配合提拉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广东医学.2008,29(6).-1046-1047
9. 腹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症45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8,40(5).-73-74
10. 飞燕式背伸肌锻炼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慢性腰痛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7).-1207-1208
11. 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探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4).-496-499
12. 局麻下摇摆牵引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及屈曲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广东医学.2008,29(3).-460-462
13. 林定坤教授治疗颈椎病经验介绍 新中医.2008,40(2).-7-9
14. 薄智云腹针疗法治疗腰腿痛经验总结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30-31
15.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原因探讨 广东医学.2008(1).-166-166
16. OBIF棒内固定治疗家兔股骨髁骨折的实验研究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7).-786-790
17. USS脊柱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5例 广东医学.2007,28(10).-1646-1647
18. 薄氏腹针结合正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9).-48-49
19. 平衡针配合孙式手法治疗落枕48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7,39(8).-50-51
20. OBIF可吸收材料植入对小鼠T淋巴细胞总数及亚群影响的实验研究 河北医药.2007,29(6).-542-544
21. 孙氏手法合薄氏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7,39(7).-53-54
22. 孙氏手法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临床评价 按摩与导引.2007,23(6).-7-8
23.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新中医.2007,39(5).-38-39
24.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治疗临床文献的评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4).-34-37
25. 围手术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5).-365-367
26. 孙氏手法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临床评价 按摩与导引.2007,23(5).-8-9
27. 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1).-15-16
28. 张力带内固定+爱克曼线修补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18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6).-63-64
29. 233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非手术治疗特点与效果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61-2562
30. 试论中西医结合诊治颈椎病的切入点 新中医.2006,38(11).-4-5
31. 参麦液关节腔内注射对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2006,18(10).-9-10
32. 旋转手法结合五籽散外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 陕西中医.2006,27(10).-1278-1280
33. 三仁汤治疗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的临床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045-1046
34.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广东医学.2006,27(4).-476-477
35. 术中自体血回输在脊柱手术中的运用 广东医学.2006,27(4).-494-495
36. 前屈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广东医学.2006,27(1).-66-67
37.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6).-15-18
38.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虚寒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6).-21-24
39. 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12).-1139-1142
40. 药浴、早期功能锻炼配合手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 按摩与导引.2005,21(9).-32-33
41.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68例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5).-33-34
42.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广东医学.2005,26(10).-1391-1392
43. 牛蒡子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8例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73-2074
44. 腹针疗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5,37(10).-64-65
45. 邓晋丰治疗退行性颈腰痛用药特点初探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9).-880-881
46. 石仰山从痰湿论治骨伤科疾患经验 中医杂志.2005,46(9).-664-665
47.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4).-444-445
48.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初步报告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7).-758-761
49. 腹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 按摩与导引.2005,21(8).-29-30
50. 从虚论治颈性眩晕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11).-977-978
51. 邓晋丰教授以通法治疗腰腿痛经验介绍 新中医.2005,37(6).-13-14
52. 参麦液对早期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NO、TGF-β1表达的影响 中国骨伤.2005,18(3).-142-143
53. 石仰山教授从痰湿论治骨伤科疾患经验 中医药导报.2005,11(2).-8-8,22
54.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国骨伤.2004,17(12).-753-754
55. 关节腔内注射参麦液对膝骨关节炎的初期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2004,16(4).-37-37
56. 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7).-795-797
57. 负重可活动半月板TACK全膝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观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2).-804-806
58. 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60例 中国骨伤.2003,16(3).-154-154
59. 骶管封闭结合药油盆蜡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应用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10(4).-48-49
60. 改良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胫骨结节骨折 中医正骨.2002,14(1).-27-28
61. 外固定支架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药学报.2002,30(5).-42-43
62. 运动疗法对腰腿痛的发生及复发的防治 广东医学.2002,23(9).-947-948
63. 腰椎管狭窄征术后的中医药辨证治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9(4).-51-53
64. 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网球肘新中医.2001,33(1).-29-29
65. 牵引推按法配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广东医学.2001,22(5).-444-445
66.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和进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7(4).-372-374
67. 多方位床边持续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9).-80-80
68. 高能震波结合外敷双柏油膏治疗跟痛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7).-55-56
69. 高能震波结合外敷双柏汕膏治疗跟痛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7(4).-316-317
70. 严重撕脱性断臂再植成功一例报告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3,10(3).-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