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递增规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所谓收益递增是指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的投资越多,经过一段特定的时期(主要指新产品或新服务的研究和开发时间)后,获得的收益会越多的一种经济学规律。收益递增规律是美国经济学家Paul·Romer在世纪年代中期提出的新增长理论的内容之一。Paul·Romer认为好的想法和技术发明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知识的传播以及它的变化和提炼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好的想法和知识非常丰富且能以很低的成本复制,因而收益递减规律在以知识为基础,利用创新和高新技术来支撑经济发展的时代不再起支配作用,而以代之的是收益递增。收益递增把知识创新和技术发明纳入传统的生产函数中,不再只重视资本和劳动力因素。它认为投资能使技术更有价值,技术反过来又使资本更有价值,使投资和技术进步在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上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因此,收益与投入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成正比,投入得越多,收益也越多。

知识经济和收益递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土地、劳动和资本,成为最重要的资源。而知识在理论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成为收益递增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知识具有溢散性、复制成本低的特点,人们在使用知识的同时并没有消耗知识,而是在传播知识,利用知识创造财富,知识使用的越多,价值就越大,而不象增加土地、资金一样,所增加的产出最终将会越来越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