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师范学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1946年5月,一部分抗战期间的东北大学的川籍教师在四川省三台县原东北大学(抗战时期)校址上建立的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学院更名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在时任中共川北区党委书记、川北行政公署主任、军区政委胡耀邦的关心和指示下,学校迁址南充市小西街并与川北文学院合并组成公立川北大学;同年9月更名为川北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改为师范性质的高等学校并迁入川北行署原址(今西华师大老校区),组建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8月,原学院本科专业迁往成都,校名为四川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专科留在南充,校名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恢复本科办学,并于11月更名为南充师范学院,1989年1月9日,南充师范学院校名恢复为四川师范学院。2003年4月16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

历史脉络1.1946年5月,一部分抗战期间的东北大学的川籍教师在四川省三台县原东北大学(抗战时期)校址上建立私立川北农工学院。设农艺、农经、化学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数理、农田水利七个系。

2.1949年12月,地址由三台县迁至南充市,更名为私立川北大学。设文商学院、理工学院和农工学院,增设中文、哲史二个系。

南充师范学院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耀邦办公旧址

3.1950年7月,更名为公立川北大学。

4.1950年9月,更名为川北大学,增设水利、土木、化工、电机、采矿五个一年制专修科。

5.1952年10月,更名为四川师范学院。接受四川大学师范专科(本科调往西南师院),设中文、历史、化学、数学、物理五个系及相应的专业。

6.1956年8月,四川师范学院分校搬迁,学院本科专业迁往成都(1985年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专科留在南充,更名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增设生物系及相应的专业。

7.1958年11月,恢复本科办学,更名为南充师范学院。同时增设外语、地理、物理、政治四系共计九系及相应的专业。

南充师范学院
绿树掩映的老校区

8.1989年1月9日,校名恢复为四川师范学院。

9.2003年4月16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现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30000余人。

今日师大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重点建设的师范大学。六十余年来,学校坚持“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形成了“铸魂励教、陶冶化育”的办学理念,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南充师范学院
师大校门(新区)

学校创建于1946年,历经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6)、私立川北大学(1949)、公立川北大学(1950.7)、川北大学(1950.9)、四川师范学院(1952)、南充师范专科学校(1956)、南充师范学院(1958)、四川师范学院(1989)等阶段,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

学校现有22个二级学院,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30343人;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九大学科门类的54个本科专业(运动训练为教育部批准的单招专业),建设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6个四川省特色专业、7个省级教学团队、41门省级精品课程。学校教师近三届获得国家级、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9项,其中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南充师范学院
新区校园鸟瞰

学校有3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教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体育硕士、高师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有6个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四川省重点学科9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部省共建基础实验室4个,四川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校级研究机构29个。学校有《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两种公开出版刊物。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056人,专任教师1556人,其中教授159人,副教授40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2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3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成员1人,全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6人,四川省教学名师3人。

南充师范学院
我国大熊猫研究第一人-胡锦矗教授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形成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中国古代文学、有机化学、历史文献学、高等教育学、政治学、理论物理等主要特色和优势学科。2007-2009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科研项目79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5871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论文675篇,CSSCI、CSCD收录1073篇;出版学术专著72部;获国家、省政府奖26项。2007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授予胡锦矗教授的濒危动物研究团队“自然保护贡献奖”最高荣誉称号;2007年赵义山教授所著《明清散曲史》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第二批优秀成果,获四川省第13次(2009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08年孙旭平教授的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学校申报的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南充师范学院

[1]

学校与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韩国、玻利维亚、巴西和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学术交流与合作,进行了互派专家讲学、教师进修和互派留学生的交流活动;2010年与纽约州立大学7所分校、韩国水原大学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476亩,建筑面积91.9万平方米,建有综合性体育馆、网球场、游泳池、多功能学生活动中心等各类现代化服务设施。学校图书馆藏书325万册,建有电子教育科研网、文献检索中心。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13亿余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7亿元。

南充师范学院
朝阳楼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已连续成功举办23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有各类学生社团75个。2007年以来,学校在参加全国、省、市级比赛中获得各种奖励400余项。六十余年来,学校始终以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7万余人,为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数据截至2010年6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