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式鱼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九一式鱼雷是日本早期生产的一种空射鱼雷,于1931年配发至部队,主要装备于日军的攻击机上。由于该型鱼雷在日军在二战中偷袭击珍珠港一役成功地袭击了位于浅水港口的美军战舰因此成名。另外,它在马来亚战役中成功的击沉了英军战舰成为空射鱼雷击沉战舰的首例。

九一式鱼雷有许多改进型,有:

九一式改二型空射鱼雷鱼雷射程3000米(36节状态)。这批鱼雷到美日开战前通通修装为改二型空射鱼雷。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盟军损失的船舰大多数是此型鱼雷的杰作。

九一式改三型空射鱼雷,1942年后服役,太平洋战争日军主要使用的空射鱼雷,此型鱼雷也是战争中日军各式空射鱼雷之原型。

九一式改三型(改)空射鱼雷,1943年服役,由于原先鱼雷的投掷速度限制不足,另外入水冲力也影响到鱼雷操作, 因此该型鱼雷外壳增厚增加鱼雷强度,性能不变。

九一式改三型(强)空射鱼雷,1944年服役,增加鱼雷弹头重量的强化型九一式,但射程缩减了500米。

九一式改四型(强)空射鱼雷,1944年服役,增加鱼雷弹头重量的改良型,弹头重量增加到308公斤,鱼雷总重增加至923公斤

九一式空射鱼雷改五型,1944年服役,性能与四型没有明显差别,随后生产线转移至四式一号鱼雷

九一式空射鱼雷改七型,1944年服役,陆上攻击机用重型鱼雷弹头,鱼雷弹头重量大幅度提升到420公斤,因此速度降低1节。

(施鹤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